首页成语词典八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八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xí juǎn bā huāng席卷八荒席卷: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;八荒:八方荒远的地方。形容力量强大,控制整个天下。汉 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有席卷天下,包举宇内,囊括四海之意,并吞八荒之心。”
bā xiān guò hǎi,gè xiǎn shén tōng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。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。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1回:“正是八仙过海,独自显神通。”
héng qī shù bā横七竖八有的横着;有的竖着。形容杂乱无章;没有条理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4回:“一片瓦砾场上,横七竖八,杀死的男子妇女,不计其数。”
sì fāng bā miàn四方八面到处;各个方面。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怀岳禅师》:“忽遇四方八面来怎么生?”宋·杨万里《过百家渡四绝句》之二:“莫问早行奇绝处,四方八面野香来。”
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,qī shàng bā luò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落:下降。比喻心情不安。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自实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似的,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,一霎也站脚不住。”
bā yīn è mì八音遏密八音:古代对乐器的统称;遏:阻止;遏密:指皇帝死后停止演奏音乐。各种乐器停止演奏。指国家元首去世。《尚书 舜曲》:“百姓如丧考妣。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
qī qī bā bā七七八八①犹言差不多。②犹言零零碎碎,各式各样。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7回:“说那寄姐的不贤良处,也就跟的素姐七七八八的了。”
bǎi bā guà zhèn摆八卦阵比喻布置疑阵,故弄玄虚。
yòu chuán zhī bā zhāng右传之八章打了一顿巴掌。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4回:“左右照管贻安骄傲之脸,放肆之嘴,打了十个‘右传之八章’。”
qī mǎn bā píng七满八平形容没有空馀的地方。清·赵翼《锦州刺史刘荫萱驻藏回蜀远寄藏佛一尊赋谢》诗:“刺瑞刻猴地几多,七满八平何处可施巧?”
qī zhī bā dā七支八搭①随意瞎扯。②谓不团结。
bā gōng cǎo mù八公草木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。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下》:“(苻)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,见部阵齐整,将士精锐,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,顾谓融曰:‘此亦劲敌也,何谓少乎?’怃然有惧色。”
bā fāng fēng yǔ八方风雨八方:四方四隅的总称。四面八方的疾风骤雨。比喻形势骤然变幻,动荡不安。唐 刘禹锡《贺晋公留守东都》:“天子旌旗分一半,八方风雨会中州。”
bàn jīn bā liǎng半斤八两八两:即半斤;旧制一斤为十六两。半斤和八两轻重相等。比喻彼此相同。宋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28出:“两个半斤八两,各家归去不须嗔。”
èr bā jiā rén二八佳人二八:指十六岁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岁的美女。宋·苏轼《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》诗:“二八佳人细马驮,十千美酒渭城歌。”
zá qī zá bā杂七杂八形容东西非常混杂,或事情非常杂乱。赵树理《三里湾》:“里面杂七杂八堆得满满的,实在找不下个腾的地方!”
shí bā céng dì yù十八层地狱层:重。地狱:佛教、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。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,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,不得翻身。比喻悲惨的报应。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五:“我赖了你的,我堕十八层地狱。”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九卷:“分明是十八层地狱的苦鬼,直升到三十三天去了。”
qī cháng bā duǎn七长八短形容高矮、长短不齐。也指不幸的事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3回:“左有顾大嫂,右有孙二娘,引一千余军马,都是七长八短汉,四山五岳人。”
wū qī bā zāo污七八糟形容十分杂乱。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可是,整个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,她所知道的\'能人\'们,都闭着眼瞎混。”
bā miàn líng lóng八面玲珑玲珑:透亮;清澈的样子;也指人机灵、灵巧。原指室内各面窗户敞通明亮。后形容为人机灵;善于应付。唐 黄滔《黄御史集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》:“七面八面玲珑。”
yǎn guān liù lù,ěr tīng bā fāng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六路:指上、下、四方;八方:指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西北、东北。形容人机智灵活,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。清·石玉昆《续小五义》第三回:“魏真道爷可算得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,正与雷英动手。”
bā dǒu zhī cái八斗之才八斗:指量多;才:才华。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;诗文多而华美。唐 李商隐《可叹》诗:“宓妃愁坐芝田馆,用尽陈王八斗才。”
qī shǒu bā jiǎo七首八脚形容慌张乱闯。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,这时着了急,七首八脚的乱跑,眼睛又不看着前面,跑了一箭多路,一头撞到一顶轿子上。”
qī gāo bā dī七高八低形容道路不平坦。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三回:“独自一个,在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,一脚绊一脚的望前走去。”
bā zì méi yī piě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。孙锦标《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》:“《通俗编》:‘朱子《与刘子澄书》: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,人不自领会。’按今有‘八字不见两撇’之谚,似又因于此语。凡事无端绪者,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。”
yī shí bā céng dì yù一十八层地狱佛教指极恶众生死后赴受苦之所,包括刀山、火汤、寒冰等十八种。比喻灾难极其深重的境地。也比喻最低的等级。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一回:“判官道:‘此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。’”
bā hóng tóng guǐ八纮同轨指天下一统。八纮,指八方极远之地。《晋书 武帝纪》:“廓清梁、岷、包怀扬、越,八纮同轨,祥瑞屡臻。”
qī sǔn bā shāng七损八伤形容损伤惨重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四回:“后面伏兵齐起,这索超便有三头六臂,也须七损八伤。”又第一百九回:“降者三万人,除那逃走脱的,其余都是十死九活,七损八伤,颠翻在地,被人马践踏,骨肉如泥的,不计其数。”
qī zòng bā héng七纵八横形容奔放自如。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法》:“及其透彻,则七纵八横,信手拈来,头头是道矣。”
bā zì dǎ kāi八字打开象“八”字那样,撇、捺向两边分开。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,却走歪门邪道。也形容门路很宽。宋 朱熹《与刘子澄书》:“近日因看《大学》,见得此意甚分明。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,但人自不领会,却向外狂走耳。”
bù rú yì shì cháng bā jiǔ不如意事常八九不顺心的事情经常会发生《白雪遗音·南词·十二时》:“不如意事常八九,可语人言无二三。”
bā chuāng líng lóng八窗玲珑①指四壁窗户轩敞,室内通彻明亮。②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。唐 卢纶《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》诗:“四户八窗明,玲珑逼上清。”
bā zhēn yù shí八珍玉食泛指精美的肴馔。金 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第三卷:“八珍玉食邀郎餐,千言万语对生意。”
bā jiē jiǔ mò八街九陌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,市面繁华。《三辅旧事》:“长安城中,八街九陌。”
bā bài zhī jiāo八拜之交八拜: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。旧时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。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与小生同郡同学,当初为八拜之交。”
qī léng bā bàn七棱八瓣比喻四分五裂。梁实秋《老年》:“脸上的肉七棱八瓣,而且还平添无数雀斑,有时排列有序如星座。”
qī huāng bā luàn七慌八乱形容非常慌张混乱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7章:“虽然养娘奶子伏侍,到底像小鸡失了母鸡,七慌八乱,啼啼哭哭。”
qī héng bā shù七横八竖有的横,有的竖,杂乱无章。形容纵横杂乱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四回:“一片瓦砾场上,横七竖八,杀死的男子妇人,不计其数。”
luàn qī bā zāo乱七八糟形容乱糟糟的样子;毫无条理或秩序。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五回:“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,家伙器皿,布置得清雅整洁,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。”
qī jiǎo bā shǒu七脚八手形容动作忙乱,许多人一齐动手。亦作“七足八手”。李昌《回忆民先队》:“我们正七脚八手处理文件,收拾东西,警察已到院内。”
qī wō bā dài七窝八代詈词。指全部眷属家族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却只怕那水里有甚么眷族老小,七窝八代的都来,我就弄他不过。”
yī shí bā bān wǔ yì一十八般武艺泛指各种武术技艺。元 白朴《梧桐雨》楔子:“臣左右开弓,一十八般武艺,无有不会。”
qī wān bā guǎi七弯八拐见“七湾八拐”。《十月》1981年第1期:“过了一岗又一岗,一坡又一坡,上上下下,七弯八拐,又走了十多里才真正到了狼牙山脚下、我们要住下的村子。”
bā gōng shān shàng,cǎo mù jiē bīng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将八公山上的草木,都当作是士兵。形容极度惊恐,疑神疑鬼。《晋书 苻坚载记下》:“(苻)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,见部阵齐整,将士精锐,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,顾谓融曰:‘此亦劲敌也,何谓少乎?’怃然有惧色。”
jiǔ gāi bā yán九垓八埏垓:通“陔”,重,层;九垓:即九重天,天之极高处;埏:边际;八埏:指边际远之地。指天地的终极之处,即天涯海角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上畅九垓,下坼八埏。”
sī zhú bā yīn丝竹八音丝竹:弦乐和管乐,泛指音乐;八音:金、石、丝、木、竹、匏、土、革等八种乐器。指音乐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夔传》:“夔善钟律,聪思过人,丝竹八音,靡所不能。”
bā huāng zhī wài八荒之外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极其旷远。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虽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,来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”
qī dā bā dā七搭八搭①形容说话漫无边际,没有中心。②纠缠;乱搭腔。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这里人瑞却躺到烟炕上去烧烟,嘴里七搭八搭的同老残说话。”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四回:“老爷今天七搭八搭,不知道说些什么。”
qī dā bā chě七搭八扯同“七搭八搭”。
zhū bā jiè chī rén shēn guǒ,quán bù zhī zī wèi猪八戒吃人参果,全不知滋味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,来不及细尝。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,实则无所收获。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你这奴才,‘猪八戒吃人参果,全不知滋味’!”
kuài ér bā máo块儿八毛一元钱或不足一元钱。指小钱。老舍《我这一辈子》:“假如从马粮钱里能弄出块儿八毛的来,孩子至少也可以去私塾了。”
dà xiè bā kuài大卸八块指把完整的事物分成若干小块。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35回:“豁肚子咧!要开膛咧!迟一会还要大卸八块呢!”
luàn qī bā zāo乱七八遭见“乱七八糟”。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人生识字胡涂始》:“非常驳杂,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,弄得乱七八遭。”
èr bā nǚ láng二八女郎二八:指十六岁。十五六岁的美女。指年轻貌美的女子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瞳人语》:“见车幔洞开,内坐二八女郎,红妆艳丽。”
líng qī suì bā零七碎八指零零碎碎的东西。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二卷第30章:“两个新人的衣服被褥和零七碎八下来,三五十块钱根本不顶事。”
qī pò bā bǔ七破八补形容衣物非常破旧。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3回:“外面来了一个白须老头子,穿了一件七破八补的棉袍,形状十分瑟缩。”
bā tái dà jiào八抬大轿大官坐的由八个人抬着走的大轿子,是身分重要的标志。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44回:“大人这一次出京,坐的八抬大轿,比先前更显荣耀。”
wāi qī shù bā歪七竖八歪歪扭扭的。形容不正的样子。茅盾《上海·我的二房东》:“沿马路上的电灯柱上,里门口,都有些红纸小方块;烂疮膏药似的,歪七竖八贴着。”
bā xiān guò hǎi八仙过海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,各有一套法术,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,互相竞赛。明 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二折:“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,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,端的万古名扬。”
qī chuāng bā kǒng七疮八孔窟窿多。比喻经济上负债累累。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6回:“俗话说‘好账不如无。’在我身上一天,就在我心里一天,恨不得一剪剪齐,争乃近日手窘,七疮八孔的,难以骤完。”
sān tái bā zuò三台八座泛指高官重臣。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0回:“这叫做‘狮象捍门’,三台八座都是有分的。”
wǔ huā bā mén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2回:“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,簪了雉羽,穿极新鲜的靠子,跑上场来,串了一个五花八门。”
qī nán bā xù七男八婿同“七子八婿”。
sì zhì bā dào四至八道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。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5回:“安营既毕,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。”
qī qiè bā shǒu七郄八手亦作“七足八手”。形容动作忙乱,许多人一齐动手。
qī shàng bā luò七上八落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,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,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,七上八落的响,浑身却如重风麻木,两腿一似斗败公鸡,口里连声叫苦。”
sān ní bā zū三臡八菹泛指精美的肴馔。亦借喻精美的诗文。
bái huà bā gǔ白话八股用白话写的类似旧时八股式的文章。比喻指应命而写的刻板文章。鲁迅《南腔北调 “论语一年”》:“ 说是《论语》办到一年了,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。这实在好像出了‘《学而》一章’的题目,叫我做一篇白话八股一样。”
è mì bā yīn遏密八音遏:阻止;密:寂静。各种乐器停止演奏,乐声寂静。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《尚书 舜曲》:“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
bā fāng hū yìng八方呼应八方:四面八方。形容各方面互相呼应;彼此配合。毛泽东《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》:“上下串连,八方呼应,以天下大乱、取而代之、逐步实行、终成大业为时局估计和最终目的者,到底只有较少人数。”
wū qī bā zāo乌七八糟肮脏污秽;十分糟糕。老舍《四世同堂 偷生 四十糟中》:“可是,整个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,她所知道的‘能人’们,都闭着眼瞎混。”
wāi qī niǔ bā歪七扭八歪歪扭扭,不直。老舍《小人物自述》:“那些古钱已然都歪七扭八的,在钱眼里探出些不十分绿的草叶来。”
bā zì méi jiàn yī piě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,未见端绪。孙锦标《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》第三卷:“《通俗编》:‘朱子《与刘子澄书》: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,人自不领会。’按今有‘八字不见两撇’之谚……凡事无端绪者,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。”
qī zú bā shǒu七足八手见“七脚八手”。沙汀《替身》:“这时候,那个可怜的盐客,已经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。”
qī shì bā shì七事八事形容事情多而杂乱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91回:“家中正七事八事,听见薛嫂来说此话,唬得慌了手脚。”
chūn shān bā zì春山八字八字:指眉毛。形容眉如春山秀美。《剪灯余话·江庙泥神记》:“春山八字争妍媚,姨姨妹妹皆殊丽。”
qī niǔ bā wāi七扭八歪形容不端正。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正面是一排七扭八歪、表泥剥落的土房。”
qī bù bā chā七步八叉相传曹植七步成诗,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,后因以“七步八叉”形容才思敏捷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7回:“七步八叉,具有成例;古人击钵催诗,我要击钵了。”
qī zhé bā kòu七折八扣比喻折扣很大,减掉了很多。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8回:“这里的客店钱,就拿两块洋钱出来,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强用了。”
yǎn guān sì lù,ěr tīng bā fāng眼观四路,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,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。清·文康《新儿女英雄传》:“强盗的本领,讲的是观六路,耳听八方。”
qī wāi bā niǔ七歪八扭形容歪斜不正。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八十四回:“一路冲浸之处,不可胜数,慢说房屋四分五落,连树木也是七歪八扭。”
gā qī mǎ bā嘎七马八指毫无条理,乱七八糟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他就嘎七马八的买回一大堆食物,给他们俩吃。”
qī lāo bā rǎng七捞八攘到处捞摸扰攘。形容思绪纷乱不宁。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59卷:“若存得此心,则气常时清……睡梦里亦七捞八攘,如井水不打便清,只管去打便浊了。”
qī duàn bā xù七断八续①形容散乱,不相照应。②断接之处甚多。形容十分破烂。《秦并六国平话》卷中:“应荣圣刀头引举三军喊杀,秦兵败走,东砍西伐,七断八续。”
jiā qī jiā bā夹七夹八指说话东拉西扯,混杂不清。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朱世远原有怕婆之病,凭他夹七夹八,自骂自止,并不敢开言。”
qī lǎo bā xiǎo七老八小指老人与小孩。老老少少。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五章:“起开,我又不七老八小的,搀着架着干什么?”
shuō qī shuō bā说七说八总之,不管怎么说。
qī chuān bā xué七穿八穴穿:洞,孔;穴:窟窿。形容窟窿很多。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45卷:“有时十字街头七穿八穴。”
sì tíng bā dàng四亭八当亭、当:即停当,妥贴。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。宋 朱熹《答吕伯恭书》:“不知如何整顿得此身心四亭八当,无许多凹凸也。”
wáng bā gāo zǐ王八羔子王八:俗称乌龟或鳖。比喻妻子不忠、偷人养汉的丈夫以及坏小子。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9回:“吴二浪子那个王八羔子,我们在牢里的时候,他同贾大妮子天天在一块儿。”
zhèng jīng bā bǎn正经八板见“正经八百”。陆星儿《北大荒人物速写》:“铁娃把孩子塞给了秀娟,披着的棉衣也甩到了炕上,正经八板地坐了起来。”
bā bài wéi jiāo八拜为交八拜: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;交:交情,友谊。旧时称异姓结拜兄弟或姐妹的关系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我有个八拜为交的故人,乃青州刺史刘元普。”
sān tóu bā bì三头八臂见“三头六臂”。《法苑珠林》卷九:“[修罗道者]体貌粗鄙,每怀瞋毒,棱层可畏,拥耸惊人,并出三头,重安八臂,跨山蹋海,把日擎云。”
qī sǔn bā yì七损八益谓女子月事宜以时下,男子精气宜于充盈。中医述人生长发育过程,女子以七为纪,男子以八为纪,故七指女,八指男。
qī diān bā dǎo七颠八倒形容十分凌乱。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51卷:“只当商之季,七颠八倒,上下崩颓。”
ěr tīng bā fāng耳听八方八是四方(东西南北)和四隅(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)的总称。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;形容人灵敏机警。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3回:“为将之道:身临战场,务要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。”
sì xiāng bā zhèn四乡八镇泛指周围的许多乡村和集镇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4回:“当下统率大队走到乡下,东南西北,四乡八镇。整整兜了一个大圈子。”
sān zāi bā nàn三灾八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。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1回:“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,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,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。”
bā miàn shòu dí八面受敌①谓功力深厚,能应付各种情况。②砚名。五代 王保定《唐摭言海叙不遇》:“子华(吴融)才力浩大,八面受敌,以八韵着称。”
bā fǔ xún àn八府巡按巡按之名,起于明代,非固定职官,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,分别巡视各省,考核吏治。“八府巡按”常见于戏曲、小说,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