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失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失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wàn bù shī yī万不失一失:失误,差错。一万次中也不会失误一次。形容非常有把握。亦作“万不一失”、“万无一失”、“万无失一”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治乡治邦莅天下者,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韩信曰:‘先生相人何如?’对曰:‘贵贱在于骨法,忧喜在于容色,成败在于决断,以此参之,万不失一。’”
dào xīn shī tú悼心失图悼:哀悼,悲痛;失:失去,丧失;图:意图,主张。因内心哀痛而失去主张。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七年》:“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,社稷之不皇,况能怀思君德。”
dùn zú shī sè顿足失色顿足:跺脚。失色:因惊恐而变以脸色。形容十分惊慌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促织》:“成仓猝莫如所救,顿足失色。”
qióng yuán shī mù穷猿失木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。比喻人漂泊流浪。唐·杜甫《寄杜位》:“寒日经檐短,穷猿失木悲。”
chàng rán zì shī怅然自失怅然: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。形容神志迷乱,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。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殷怅然自失。”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牛成章》:“忠泣诉父名,主人怅然自失。”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殷怅然自失。”
lín yá shī mǎ临崖失马失:遗失,丧失。比喻临到危险不能及时回头。明·沈受先《三元记·错认》:“我且回程,又不是临崖失马,有何劳顿?”
chéng mén shī huǒ,yāng jí chí yú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城门失火,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,水用完了,鱼也死了。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。北齐 杜弼《为东魏檄蜀文》:“但恐楚国亡猿,祸延林木;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。”
shī zhī háo lí,chà zhī qiān lǐ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《大戴礼记 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万物理。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’故君子慎重始也。”
máng zhōng yǒu shī忙中有失匆忙当中难免有失误。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6回:“这是他忙中有失,也是命中造定,归咎何人?”
shī hún dàng pò失魂荡魄形容心意烦乱,精神恍惚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[严蕊]乃是个绝色的女子。一应琴、棋、书、画、歌舞、管弦之类,无所不通……所以人见了的,没一个不失魂荡魄在他身上。”
qióng tōng dé shī穷通得失穷:不得志;通:畅达。遭遇的坎坷与顺利,利益的得与失。指人生遭遇。清·胡泉《<聊斋志异>续题》:“快平生,穷通得失,悲欢笑骂假荒唐。”
huàn dé huàn shī患得患失患:忧虑。没有时怕得不到;得到后;又恐怕失去。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!”
dé shī cān bàn得失参半得失:得到与失去。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。即得失相当。
xī zhǐ shī zhǎng惜指失掌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《南史 阮佃夫传》:“佃夫拂衣出户,曰:‘惜指失掌邪?’”
jǔ zhǐ shī cuò举止失措措:安放,放置。举动失常,不知如何办才好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8回:“睿闻知两处危急,举止失措,甚是惊慌。”
shī hún sàng dǎn失魂丧胆形容极度恐慌。巴金《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》:“他那四方脸、紫红脸膛、宽肩膀、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、贯长虹的英雄气概,使得那一群脱离了大队的英国皇家军失魂丧胆。”
máng rán shī cuò茫然失措心中迷惑,不知怎么办才好。《宋史·夏国传》:“种谔在绥德节制诸军,闻夏人至,茫然失措,欲作书召燕达,战怖不能下笔。”
lì hài dé shī利害得失好处和坏处,得益和损失。清·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豪杰传》第四回:“我虽然素有是志,可恨自己学问太浅,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,详详密密说将出来,感动大众,所以稽延至今,甚为憾事。”
wàn wú yī shī万无一失指绝对不会出差错。万:形容很多;失:差错。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
zuò shī shì jī坐失事机同“坐失机宜”。王闿运《丁锐义传》:“坐失事机,谁执其咎。”
duó jǐ shī qī度己失期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
wáng hún shī pò亡魂失魄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元·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二折:“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,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。”
máng rán ruò shī茫然若失茫然:失意的样子;若失: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。形容精神不集中;若有所失的样子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徐子以告夷子,夷子抚然为间曰:‘命之矣。’集注:‘抚然茫然自失之貌。’”
shī zhāng mào shì失张冒势冒冒失失的样子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十回:“春梅道:‘怪因,失张冒势,恁唬我一跳。有要没紧,两头回来游魂哩。’”
bù shī shí jī不失时机失:耽误,错过。时机:具有时间性的机会。不错过当前的机会。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。周恩来《关于党的“六大”的研究》:“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,如果……努力去做,还不失时机。”
yán duō bì shī言多必失言:话;失:失误;错误。话说得多了;一定有失误的地方。《鬼谷子 本经符》:“言多必有数短之处。”
jiāo bì xiāng shī交臂相失犹言交臂失之。唐·冉元一《薛刚墓志》:“齐体合欢,交臂相失。”
yīn xiǎo shī dà因小失大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。汉 刘昼《新论》:“灭国亡身为天下笑,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。”
shī zhī háo lí,chà yǐ qiān lǐ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《陈书 虞荔传》:“夫安危之兆,祸福之机,匪独天时,亦由人事。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。是以明智之士,据重位而不倾,执大节而不失,岂惑于浮辞哉?”
dé bù cháng shī得不偿失所得到的补偿不了所失去的。形容不上算。宋 陆游《<方德亨诗集>序》:“得不偿失,荣不盖愧。”
kǔ yún shī suì楛耘失岁楛:粗恶;耘:除草;岁:年谷成熟,收成。指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的收成。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天论》:“楛耕伤稼,楛耘失岁。”
huǎng rán ruò shī恍然若失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。形容心神不宁,不知如何是好。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49回:“金钟儿听了这一番言语,恍然若失,心上愧悔的无地自容。”
shī mǎ wáng yáng失马亡羊泛指祸福得失。明·单本《蕉帕记·揭柬》:“耳不闻斩蛇逐鹿,口不言失马亡羊,一任他桑田变海,海变桑田。”
jìn tuì shī tú进退失图前进或后退都有错误。谓指挥失策。《魏书·傅永传》:“叔业进退失图,于是奔走。”
jī chóng dé shī鸡虫得失像鸡啄虫、人缚鸡那样的得失问题。比喻细微的事情;无关紧要的得失。唐 杜甫《缚鸡行》诗:“小奴缚鸡向市卖,鸡被缚急相喧争。家中厌鸡食虫蚁,不知鸡卖还遭烹。虫鸡于人何厚薄,吾叱奴人解其缚。鸡虫得失无了时,注目寒江倚山阁。”
jiǎn cún shē shī俭存奢失俭:节俭。存:留存。奢:奢侈。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下来,,奢侈的人必然败亡。
dé rén zhě chāng,shī rén zhě wáng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人:指人心。得人心的就能兴隆,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。唐·李观《项籍故里碑铭序》:“至如谋于汉者,昔其臣也,公实弃之;兵于汉者,亦其将也,公不庸之。故曰:‘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。’”
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,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举:推荐。举荐身边的人,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;举荐外面的人,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。形容办事公正无私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荀慈明曰:‘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,以为至公。’”
shī jīng dǎ guài失惊打怪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。也指大惊小怪。宋 洪迈《夷坚三志已 善谑诗词》:“后人多少继遗踪,到我便失惊打怪。”
zhēng jī shī yáng争鸡失羊比喻贪小失大。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八:“争鸡失羊,亡其金囊。”
zuò shī liáng jī坐失良机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。清 昭槤《啸亭杂录 木果木之败》:“若不审敌势,坐失良机,使兵心至于溃败。”
bù shī jiù wù不失旧物旧物:旧的典章制度或原有的东西。指恢复原有的事业或山河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祀夏配天,不失旧物。”
shén hún shī jù神魂失据神魂:神志;据:依托。形容神志失去常态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1回:“是夜多浑虫醉倒在坑,二鼓人定,贾琏便溜进来相会,一见面早已神魂失据!”
shī shén sàng pò失神丧魄失:丧失;魄:人的精神灵气。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之极茅盾《虹》:“怎么我近来变了呀!这样失神丧魄,没有一点精密的计算?”
lín qī shī wù临期失误临:及,到。到了预先约定的时间却失约了。指不守诺言《剪灯余话·泰山御史传》:“却乃连日酗酣,临期失误,使百辟仓皇骇愕以失色。”
jìn tuì shī cuò进退失措见“进退无措”。宋·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五:“昔之照壁后,訾相人物,指摘仪度,见其或被上官诋诃,进退失措者,莫不群笑,声闻于外。”
páng huáng shī cuò徬徨失措指心神不宁,举动失常。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八回:“我母亲只气得面白唇青,一句话也没有,婶娘也是徬徨失措。”
dà shī suǒ wàng大失所望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记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
shī zhū jiāo bì失诸交臂指当面错过机会。见“失之交臂”。
shī zhāng shī zhì失张失致形容举动慌乱,心神不定。《品花宝鉴》第八回:“元茂便向腰间摸了两摸,失张失致的道:‘奇怪!’”
chàng rán ruò shī怅然若失怅然:失意;懊恼。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丧;好像丢了什么似的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牛成章》:“主人视其里居、姓氏,似有所动,问所从来。忠泣诉父名,主人怅然若失。”
gù bǐ shī cǐ顾彼失此顾:照顾,照管。顾了这个,丢了那个。形容不能全面照顾。明·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第16卷:“若彼声西击东,而我军出大同,未免顾彼失此。”
zhāng huáng shī cì慞惶失次慞惶:彷徨疑惧的样子;次:次第,常态。形容惊恐失态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03卷:“守真受教而往,方至其家,坐于客馆,而歧哥已觉,慞惶失次。”
dé shī xiāng bàn得失相半指利与弊同时存在,不相上下,基本相等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全琮传》:“今分兵捕民,得失相半,岂得谓全哉?”
zhàn lì shī zhù战栗失箸战栗:恐惧的样子;箸:筷子。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。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:“先主未发,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与操耳。本初之徒,不足数也。’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”
zuò shī shí jī坐失时机坐:徒然,白白地。白白地失去好机会。《星火燎原·闽西三年游击战争》:“但他主张向外发展是对的,而我们要他集中待命坐失时机则是错误的。”
mí tú shī ǒu迷途失偶迷途:迷失道路;偶:伴侣。迷失了道路,丢失了朋友。指遭到不幸或陷于孤独。南朝·宋·颜延之《庭诰文》:“慌若迷途失偶,黡如深夜撤烛。”
jiǔ hòu shī yán酒后失言酒喝多了以后,不能自持,说了不该说的话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6回:“是我一时愚蠢,不是了,酒后失言,反被那婆娘瞒过了,怪兄弟相闹不得。”
chā yǐ háo lí,shī zhī qiān lǐ差以毫厘,失之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
shī zhī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西汉 戴圣《大戴礼记 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万物理。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’”
shī bài wéi chéng gōng zhī mǔ失败为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。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,最后取得胜利。
shī bài zhě chéng gōng zhī mǔ失败者成功之母母:先导,根源。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。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。毛泽东《实践论》:“所谓‘失败者成功之母’,‘吃一堑,长一智’,就是这个道理。”
shī bài nǎi chéng gōng zhī mǔ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。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,最后取得胜利。
huǎng rán zì shī恍然自失恍然:仿佛;自失:好像失去了什么。形容猛然醒悟后,心神不定的样子。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7卷:“程客恍然自失道:‘莫非是做梦么?’”
bǎi wú yī shī百无一失失:差错;过错。形容十分把握;绝对不会出差错。也作“百不一失”、“万无一失”。唐 裴铏《聂隐娘》:“(隐娘)一年后刺猿穴百无一失。”
yǎn miàn shī sè掩面失色掩:遮盖。遮着脸不敢看,脸因惊恐而变色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5回:“用刀刮骨,悉悉有声。帐上帐下见者,皆掩面失色。”
běi sǒu shī mǎ北叟失马比喻祸福没有一定。《旧唐书 萧瑀传》:“太宗尝从容谓房玄龄曰:‘萧瑀大业之日,进谏隋主,出为河池郡守。应遭剖心之祸,翻见太平之日,北叟失马,事亦难常。”
yán duō yǔ shī言多语失话说多了就难免有说错的地方。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27回:“贤弟,你的言多语失,怎么拜把子?”
xū shí shī dù虚实失度失度:失调。虚与实失去平衡。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力命》:“一曰矫氏,二曰愈氏,三曰卢氏,诊其所疾,矫氏谓季梁曰:‘汝寒温不节,虚实失度。’”
huā ér shī shí华而失实华:通“花”,开花;实:果实,结果。花开得好看,但不结果实。比喻外表好看,内容空虚。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言语》:“华而失实,过莫大焉。”
yǎ rán shī xiào哑然失笑失笑:不由自主地笑起来;哑然:形容笑声。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。汉 赵晔《吴赵春秋 赵王元余外传》:“禹乃哑然而笑。”
zhāng huāng shī cuò张慌失措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。
shī zhī qiān lǐ,chà ruò háo lí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《隋书 天文志上》:“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,大象一乖,馀何可验!”
wén léi shī zhù闻雷失箸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。本初之徒,不足数也。’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”
zhāng huáng shī cuò张皇失错张皇:慌张。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。元·杨景贤《西游记·三官逢盗》:“你看他胁肩谄笑,趋前退后,张皇失错。”
yǎn kǒu shī shēng掩口失声谓忍不住笑出声来。明·马愈《马氏日抄·风异》:“众闻予言,将以为诞也,皆掩口失声。”
yuán míng shī shí缘名失实缘:循沿。从事物表面的名义出发去探求事物,没有得到事物真实的本质。宋·苏轼《震奎阁碑》:“汉明以察为明,而梁武以弱为仁,皆缘名失实,去佛远甚。”
shòu líng shī bù寿陵失步《庄子 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后以“寿陵失步”比喻仿效不成,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
huáng jīn shī sè黄金失色黄金失去了颜色。比喻人倒霉时才能再大也不能发挥作用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运退黄金失色,时来顽铁生辉。”
huāng zhāng shī cuò慌张失措慌张:惊慌失措。惊恐慌张得不知所措。明·酉阳野史《续三国演义》第25回:“卿家非时而来,慌张失措,有何事故?”
qiè píng zhī zhī,bù shī shǒu qì挈瓶之知,不失守器挈瓶:汲水用的小瓶。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。比喻慎其所有,忠于职守。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赵策》:“挈瓶之知,不失守器。”
jiàn wù bù qǔ,shī zhī qiān lǐ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见:遇到,看见;取:取得;失:失去。见到时不拿过来,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。形容不要错失良机。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俊杰知时》:“呀,道兄差矣!岂不闻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,既遇明主,何必远去?”
shǎo tiáo shī jiào少条失教谓没规矩,无教养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40回:“好大胆的丫头!新来乍到,就恁少条失教的,大刺刺对着主子坐着。”
shī dào guǎ zhù失道寡助道:道义;寡:少。做事违反正义的人,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。”
bǎi bù shī yī百不失一失:过失,错误。万无一失。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,绝不会失误。东汉 王充《论衡 须颂》:“从门应庭,听堂室之言,什而失九;如升堂窥室,百不失一。”
máng rán zì shī芒然自失芒然:模糊不清。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。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说剑》:“此天子之剑也。文王芒然自失。”
dé shī róng kū得失荣枯指人生的获得与丧失、兴盛与衰败。元 沈和《赏花时 潇湘八景》套曲:“休说功名,皆是浪语,得失荣枯总是虚。”
xiāng shì shī sè相视失色彼此相看,变了脸色。多形容惊慌、惊诧的情状。钱基博《吴禄贞传》:“时良弼、姚锡光在座,相视失色。”
máng rán zì shī茫然自失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。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子贡茫然自失,归家淫思七日,不食不寝,以至骨立。”
gù xiǎo shī dà顾小失大因贪图小利而损失大利。汉·焦赣《易林·贲之蒙》:“戴盆望天,不见星辰,顾小失大,福逃墙外。”
jì gōng wàng shī记功忘失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。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李膺》:“夫立政之要,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,宣帝征张敞于亡命。”一本作“记功忘过”。
shuǎng rán ruò shī爽然若失爽然:主意不定的样子;若失:象失去依靠。形容心中无主、空虚怅惘的神态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论》:“读《服鸟赋》,同生死,轻去就,又爽然自失矣。”
wǎng ruò yǒu shī惘若有失惘:失意。神情颓丧,好像失去所爱所恋的样子。三国·魏·吴质《答东阿王书》:“精散思越,惘若有失,非敢羡宠光之休。”
chēng rán zì shī瞠然自失瞠:瞪着眼睛。瞪着眼睛好像丢了东西一样。形容失神的神态清·荻岸山人《平山冷燕》第11回:“不意到了山东汶上县,便遇了一个小才女,便令小弟瞠然自失。”
qín shī qí lù秦失其鹿鹿:喻指帝位。比喻失去帝位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
yī zǐ shī zhāo,mǎn pán jiē shū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着:下棋落子。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,整盘棋就输了。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,结果导致整个失败。李欣《老生常谈·熟视无睹,充耳不闻》:“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,这是有的。”
pò yè shī chǎn破业失产破:毁坏。家业破败财产散失。汉·荀悦《汉纪·元帝纪中》:“今百姓远弃先祖坟墓,破业失产,亲戚分离,人怀思慕之心。”
báng huáng shī cuò仿徨失措指心神不宁,举动失常。
shī jīng luò cǎi失精落彩指没精打彩。元 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四折:“许佳期无处追寻,走海上失精落彩。”
liú luò shī suǒ流落失所流转沦落,没有安身的地方。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单符郎全州佳偶》:“吾至亲骨肉流落失所,理当收拾,此乃万不得已之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