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丹桂(生卒年不详),金代道士。字昌龄,号五峰白云子,利州(今四川广元市)人。师事金代道教宗师马钰(马丹阳),修习全真教义。隐于昆嵛山神清洞。工填词,笔调流畅清雅,有词集《草堂集》一卷,收其词一百四十馀首,皆宣扬早期全真教旨,与马钰同一格调,多赠寄答和之作,内容均是宣说早期全真教义,警诫世人觉悟人生梦幻,断恩爱,弃名利,以求达仙真之位。《全金元词》收其词六十二首。生平见其《草堂集》。
金朝:王丹桂
欲觅修行捷路,无令马劣猿颠。头头物外绝萦牵。问甚龟蛇相缠。常使灵台莹莹,自然真息绵绵。个中仙子貌婵娟。便是本来头面。
修行日用,試與重提領。本為抛家顧性命。下虔心、苦志挫銳摧強,忘寵辱,自得神安氣定。番番境上,猿馬休教弄。稍覺偏頗便改正。向閑中煉就,一粒金丹,成片段、萬道霞光輝映。有青龍、白虎共扶持,遍三界十方,盡來稱慶。
颜貌胡妆点,形骸旋合攒。*跄扭捏恁多端。争信被人般。由自摇头弄影。日日当场驰骋。一朝线断罢抽牵。方悟假因缘。
人似當風燭。誰肯心回顧。目下恩情緊絆牽,豈覺於身苦。幸有修仙路。散散閑閑做。到處逍遙任自由,功滿蓬瀛住。
无为清静。虎绕龙蟠归大定。清静无为。子母和同出入随。逍遥自在。去去来来绝挂碍。自在逍遥。一任出林与市朝。
本來真性喚神仙。為愛幽栖遠市廛。獨隐山堂妙最玄。
樂恬然。欣即高歌困即眠。
长岭峰前,罗家庄后。来山去水真明秀。而今若把道庵修,他年应引神仙凑。为写新词,聊充赞祝。福缘善庆从来有。叔侄暂结有为缘,子孙
聊與話行藏。生死輪回豈盡量。無奈頑心迷愛欲,滋彰。
千古悠悠不到鄉。
幸遇祖重陽。開闡全真出世方。寄語吾族當省悟,消詳。
這個從來不姓王。
子林苗裔。谈论清高超众异。夙骨灵肌。半貌堂堂出世奇。身崇三教。敬释尊儒行大道。暗养仙胎。行看白莲火里开。
得真閑,投真趣,傲萍蓬。任運命、否塞亨通。生涯寂淡,二十年罷倒金鐘。
頭頭返照,破昏蒙、靈鑒非銅。
或遊戲,紅塵境,或栖隐,碧岩松。掌譚馬、遺範馀風。
驅馳造化,自然交媾虎和龍。上清仙舉,要争魁、安敢耽慵。
邑号长春,庵名崇道。其间隐奥人难晓。长春灵验莫教凋,真心崇道家缘掉。外屏喧嚣,内搜玄妙。常怀忍辱心低小。慧风吹散岭头云,一轮
三田常用鐵牛耕。種得黃芽漸漸生。法雨時時澆灌頻。
轉滋榮。采摘歸來上玉京。
禅道本来无辩证,皆因古圣强名。不须方外谩劳形。人人俱有分,个个总圆成。但把万缘齐放下,切须戒断无明。给孤园内任纵横。泥牛哮吼处,日午打三更。
貴賤由天,榮枯随分,分明不在強圖。得之本有,失者本來無。謾使機關巧幸,勞神智、疲役形軀。癡迷客,蠅頭利路,貪得又何如。蟾烏。飛走急,百年限裡,光景須臾。恰紅顔青鬓,盡變霜須。不日無常來到,問君待、著甚枝梧。争如我,虛閑寂靜,保固大丹爐。
稽首同途听教化,休教虚度流年。常生觉照道心坚。包容他过失,整顿自邪偏。分上本无人我相,闲中认正根原。但迷假合起攀援。永沉烦恼海,难证大罗天。
宦途好似水,東流得失幾時休。選甚王侯黎庶,無常限到難留。争如解放名缰鎖,且免了閑愁。異日三丹結正,攜雲卻訪瀛洲。
华宗士,清誉久闻传。邂逅相逢青嶂里,盘桓共坐玉泉边。谈论契真诠。从别后,再会得无缘。切恐灵机迷爱欲,不辞荒拙缀狂篇。托意在毫
道本无言,强求强索。与凭诗曲强分解。无初模样体真常,随机应物元纤碍。出入纵横,往来自在。目前一段光明快。君还言下敢承当,不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