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suì yù líng jī碎玉零玑 | 比喻精美简短的诗文。 | 燕谷老人《续孽海花》楔子:“当时汪柳门吴清卿等诸名士,时时自苏来常,诗酒流连,吟余醉后,碎玉零玑,文壁绮窗,墨痕狼藉。” |
shuò yù liú jīn烁玉流金 | 见“烁石流金”。 | 宋·苏轼《石炭》诗:“投泥泼水愈光明,烁玉流金见精悍。” |
jīn yù zhī yán金玉之言 | 金玉:黄金和美玉。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。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。 |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小姐金玉之言,小生一一铭之肺腑。” |
kēng jīn fēi yù铿金霏玉 | 见“铿金戛玉”。 | 清·钮琇《觚剩·樵隐》:“崔出《樵隐近咏》相示……黄不觉惊赏曰:‘此真铿金霏玉之音也。’” |
zhū chén yù zǐ珠沉玉磒 | 见“珠沉玉碎”。 | |
yù lóu fù zhào玉楼赴召 | 文人早死的婉词。 | 唐·李商隐《李贺小传》:“长吉将死时,忽昼见一绯衣人,驾赤虬,持一板书,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……绯衣人笑曰:‘帝成白玉楼,立召君为记。’” |
xiāng xiāo yù sǔn香消玉损 | 见“香消玉碎”。 | 清·缪艮《沈秀英传》:“秀英香消玉损,已返方诸。” |
jīn jiā yù suǒ金枷玉锁 | 枷:套在脖子上的刑具;锁:用铁环连接而成的刑具。比喻儿女既是父母的宝贝,又是负担和包袱。 | 元 无名氏《小张屠》第二折:“到来日只少个殃人祸,儿女是金枷玉锁。” |
tāo guāng yùn yù韬光韫玉 | 隐匿光采,韫藏宝玉。比喻隐藏才华,不露光芒。 | 《隶释·汉小黄门谯敏碑》:“君商时度世,引己倍权,守静彻冗,韬光韫玉,以远悔咎。” |
míng yù yè zǔ鸣玉曳组 | 佩玉饰曳印组。谓任高官。 | 《新唐书·李纲传》:“今新造天下,开太平之基,功臣赏未及遍,高才犹伏草茅,而先令舞胡鸣玉曳组,位五品,趋丹地,殆非创业垂统,贻子孙之道也。” |
zhū gān yù qī朱干玉戚 | 干:盾;戚:斧。朱红的盾牌、玉饰的斧头。原为古时礼器。后也作为仪仗之用。 | 《礼记·明堂位》:“朱干玉戚,冕而舞《大武》。” |
xiān zī yù mào仙姿玉貌 | 形容女子姿态容貌都美。 | 唐·郑《津阳门》诗:“鸣鞭后骑何躞蹀,宫妆禁袖皆仙姿。”《乐府诗集·宫怨》:“三千玉貌休自夸,十二金钗独相问。” |
dào yù qiè gōu盗玉窃钩 | 玉:贵物。钩:贱物。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。 |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清吏条陈》:“盛宣怀不过邮传部大臣耳,倘使处于总协理大臣地位,则盗玉窃钩,何事尚不可为。” |
zhū yù zài páng珠玉在傍 | 珠玉:比喻美好的姿容。比喻有容态、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。 | 宋·秦观《与李德叟简》:“其弊帚、焦尾两编文章,高古邈然,有二汉之风。今时交游中以文墨自业者未见其比,所谓珠玉在傍觉人形秽,信此言也。” |
jiá yù qiāo jīn戛玉敲金 | 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。 | 宋 罗烨《醉翁谈录 小说引子》:“试开戛玉敲金口,说与东西南北人。” |
yù shí tóng suì玉石同碎 | 犹玉石俱焚。 | 晋·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沧海横流,玉石同碎。” |
yù shí bù fēn玉石不分 | 比喻好坏不分。 |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一:“洎乎近代,厥道寖微;玉石不分,薰莸错杂。” |
yù kūn jīn yǒu玉昆金友 | 友、昆:指兄弟。对他人兄弟的美称。 | 北朝魏·崔鸿《十六国春秋·前凉录·辛攀》:“辛攀,字怀远,陇西狄道人也。兄鉴旷,弟宝迅,皆以才识著名。秦、雍为之谚曰:‘三龙一门,金友玉昆。’” |
yù yǒu jīn kūn玉友金昆 | 友、昆:指兄弟。对他人兄弟的美称。 | 北朝 魏 崔鸿《十六国春秋 前凉录 辛攀》:“辛攀,字怀远,陇西狄道人也。兄鉴旷,弟宝迅,皆以才识著名。秦、雍为之谚曰:\'三龙一门,金友玉昆。\'” |
chuī jīn zhuàn yù炊金馔玉 | 炊:浇火做饭;馔:饮食,吃。形容丰盛的菜肴。 | 唐 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平台戚里带崇墉,炊金馔玉待鸣钟。” |
jī yù qiāo jīn击玉敲金 | 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。形容言辞铿然有声,正确无误。 | 明·杨慎《洞天玄记》第一折:“兄弟也,不知师傅所言,句句斩钉截铁,言言击玉敲金。” |
duī jīn dié yù堆金迭玉 | 形容财富极多。 | 唐 韩愈《华山女》诗:“抽钗脱钏解环佩,堆金迭玉光青荧。” |
yáo chí yù yè瑶池玉液 | 瑶池:传说中西王母所住的地方。玉液:指美酒。仙家酿造的美酒。形容酒名贵醇美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水晶壶内,尽都是紫府琼浆;琥珀杯中,满泛着瑶池玉液。” |
pú yù hún jīn璞玉浑金 | 比喻天然美质,未加修饰。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。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,人皆钦其宝,莫知名其器。” |
yá qiān yù zhóu牙签玉轴 | 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。借指书籍。牙,象牙;玉,美玉。形容书籍之精美。 | 《隐居通议·古赋一》引宋·傅幼安《味书阁赋》:“黄帘绿幕之闭,牙签玉轴之藏,出则连车,入则充梁。”清·余杯《板桥杂记·丽品》:“绮窗绣帘,牙签玉轴,堆列几案。” |
jīn yù pēn zhū噀玉喷珠 | 形容口齿伶俐,说话悦耳动听。 | 元·汤式《醉花阴·离思》:“言谈处噀玉喷珠舌上挑,咽作处换气偷声使褃巧。” |
qiāo jīn jiá yù敲金戛玉 | 见“敲金击石”。 |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三回:“见头场七篇,敲金戛玉,句句皆盛世元音。” |
pēn zhū tǔ yù喷珠吐玉 | 嘴里喷吐出珍珠美玉。形容博学多才,出口成章。 | |
shǒu shēn rú yù守身如玉 | 保持节操,象玉一样洁白无瑕。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。 |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4回:“孩儿守身如玉,岂肯堕入污泥!” |
jiá yù míng jīn戛玉鸣金 | 戛:敲击。敲打玉器和金器。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。也形容人气节凛然。 | 唐 白居易《听田顺儿歌》:“戛玉敲冰声未停,嫌云不遏入青冥。” |
zhū pán yù duì朱盘玉敦 | 珠盘:用珍珠装饰的盘子;玉敦:玉制的盛器。特指古代天子、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。 | 《周礼 天官 玉府》:“若合诸侯,则共珠盘玉敦。” |
pú jīn hún yù璞金浑玉 | 未琢的玉和未炼的金。比喻天然美质,未加修饰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,人皆钦其宝,莫知名其器。” |
yù yǔ qióng lóu玉宇琼楼 | ①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宫殿。②形容覆雪的楼宇。 | 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凭高眺远》词:“玉宇琼楼,乘鸾来去,人在清凉国。”明·何景明《嫦娥图》诗:“玉宇琼楼闭早秋,金蟾玉兔啼寒夜。” |
bái yù wú xiá白玉无瑕 | 瑕:玉上的赤色斑点。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。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。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吉州福寿和尚》:“问:‘不曾博览空王教略,借玄机试道看。’师曰:‘白玉无瑕,卞和刖足。’” |
bái yù wēi xiá白玉微瑕 | 白玉上的小斑点。比喻有些小缺点,美中不足。 | 唐 吴兢《贞观政要 公平》:“君子小过,盖白玉之微瑕;小人小善,乃铅刀之一割。” |
yù lì guì xīn玉粒桂薪 | 米如玉,薪如桂。极言生活费用之高。 | 宋·王禹偁《陈情表》:“望云就日,非无恋阙之心;玉粒桂薪,未有住京之计。”《宋史·外国传三·高丽》:“緼袍短褐,玉粒桂薪,堪忧食贫,若为卒岁。” |
jiān jiā yǐ yù shù蒹葭倚玉树 | 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。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。 |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魏蝗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元并坐,时人谓蒹葭倚玉树。” |
qiāo bīng jiá yù敲冰戛玉 | 比喻乐声清润动听。 | 宋·杨无咎《垂丝钓·邓端友席上赠吕倩倩》:“听敲冰戛玉,恨云怨雨,声声总在愁处。” |
jiá yù qiāo bīng戛玉敲冰 | 戛:敲击。敲打玉器和冰块。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。也形容人气节凛然。 | 唐 白居易《听田顺儿歌》:“戛玉敲冰声未停,嫌云不遏入青冥。” |
lòu yù cái bīng镂玉裁冰 | 比喻构思新颖精美。 | 宋·辛弃疾《西江月·和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》:“镂玉裁冰著句,高山流水知音。” |
yù ruǎn huā róu玉软花柔 | 形容女子娇嫩柔弱,如花似玉。 |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惊变》:“我那妃子呵,愁杀你玉软花柔,要将途路趱。” |
jiān jiā yǐ yù蒹葭倚玉 | 蒹、葭:价值低微的水草,比喻微贱。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。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小女娇痴慕学,得承高贤不弃,今幸结此良缘,蒹葭倚玉,惶恐惶恐。” |
zhuàn yù chuī jīn馔玉炊金 | 形容丰盛的菜肴。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三》:“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。” |
yù nǚ jīn tóng玉女金童 | 道教语,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。后泛指天真活泼的男女儿童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左壁厢天丁力士,参随着太乙真君;右势下玉女金童,簇捧定紫微大帝。” |
yù bù zhuó,bù chéng qì玉不琢,不成器 | 琢:雕。玉石不经雕琢,成不了器物。比喻人不受教育、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。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学记》:“玉不琢,不成器,人不学,不知道。” |
jiān jiā yù shù蒹葭玉树 | 蒹葭:价值低微的水草,比喻微贱。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并坐,时人谓‘蒹葭倚玉树’。” |
bīng hú yù chǐ冰壶玉尺 | 冰壶:即冰心玉壶;玉尺:玉制的尺。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| 《元史·黄溍传》:“君子称其清风高节,如冰壶玉尺,纤尘弗污。” |
qíng tiān yù zhù擎天玉柱 | 支撑天的柱子。比喻担负重任的人。 | 元·朱凯《黄鹤楼》第一折:“想周瑜破了百万曹兵,他正是擎天玉柱,驾海金梁。” |
wǎ yù jí róu瓦玉集糅 | 糅:混杂。瓦和玉混杂在一起。比喻好坏不分。 | |
cuàn guì chuī yù爨桂炊玉 | 爨:炊。柴禾难得如桂木,米价贵得如珠玉。形容物价昂贵,生活艰难。 | 宋 司马光《答刘蒙书》:“月俸不及数万,爨桂炊玉,晦朔不相续。” |
guī yù huǐ dú龟玉毁椟 |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。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虎兕出於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” |
yù shí xiāng róu玉石相揉 | 比喻好坏混杂。 | 《孔丛子·对魏王》:“驽骥同辕,伯乐为之咨嗟;玉石相揉,和氏为之叹息。” |
duī jīn dié yù堆金叠玉 | 形容财富极多。 | 唐·韩愈《华山女》诗:“抽钗脱钏解环佩,堆金叠玉光青荧。” |
xī lú yù jiá犀颅玉颊 | 额角骨突出如犀,脸颊洁白如玉。借指相貌不凡的年轻人。 | 宋 苏轼《仲天贶王元直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》之四:“空使犀颅玉颊,长怀髯舅凄然。” |
yù zhù qíng tiān玉柱擎天 | 谓栋梁之材可任天下大事。 | 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新进士宴杏园》:“乾坤正,看玉柱擎天又何用?” |
xuán pǔ jī yù玄圃积玉 | 传说玄圃多美玉。因以“玄圃积玉”比喻精华荟萃。 | 《晋书·陆机传》:“葛洪著书,称机文犹如玄圃之积玉,无非夜光焉。” |
zhū xián yù qìng朱弦玉磬 | 弦:乐器上的丝弦;磬:古代一种打击乐器。指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优美音乐。 | 唐·刘禹锡《令狐相公见示杨少尹赠答兼命继声》诗:“两首新诗百字余,朱弦玉磬韵难如。” |
ké zhū tuò yù咳珠唾玉 | 比喻为文措辞优美。 | 林学衡《新猛近稍习词章》诗:“俪白妃青从检点,咳珠唾玉定纷纶。” |
yù zhī wú dàng玉卮无当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当:底。玉杯没有底。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。 |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》:“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,有瓦卮而有当,君渴将何以饮?” |
pāo zhū gǔn yù抛珠滚玉 | 抛:抛掷。形容眼泪如同珠玉般滚落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4回:“抛珠滚玉只偷潸,镇日无心镇日闲;枕上袖边难拂拭,任他点点与斑斑。” |
mí shān mì yù劚山觅玉 | 喻深入推究,求得事物真谛。 | 明·吕坤《答孙冢宰立亭论格物第二书》:“如披沙拣金,劚山觅玉,不格到十分真处,怎知到十分至处?” |
xuàn yù qiú shòu炫玉求售 | 自诩有才,以求施展。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:“求教于愚人是问道于盲;枉道以干主是炫玉求售。” |
jīn shēng yù rùn金声玉润 | 比喻文章气韵优美。 | 东汉 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玉润而金声。” |
huái zhū yùn yù怀珠韫玉 | 晋陆机《文赋》:“石韫玉而山辉,水怀珠而川媚。”后因以“怀珠韫玉”比喻怀藏才德。“怀珠韫玉”比喻怀藏才德。 | 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石韫玉而山辉,水怀珠而川媚。” |
yù shān qīng dǎo玉山倾倒 | 玉山:比喻人的身形美好。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。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黄英》:“陶起归寝,出门践菊晆,玉山倾倒,委衣于侧,即地化为菊,高如人。” |
xiāng xiāo yù yǔn香消玉殒 | 香、玉:旧时文人用来指女子;殒:坠落;比喻死亡。 比喻美女夭亡。 |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30回:“香消玉碎佳人绝,粉骨残躯血染衣!” |
yù shí jù fén玉石俱焚 | 俱:全部;都;焚:烧。宝玉和石头一起烧毁。比喻好的坏的、贵的贱的一起毁灭。也作“玉石同焚”。 | 《尚书 胤征》:“火焱昆冈,玉石俱焚。” |
xiǎo jiā bì yù小家碧玉 | 小户人家的女子;名字叫碧玉。后泛指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。 | 晋 孙绰《情人碧玉歌》:“碧玉小家女,不敢攀贵德。感郎意气重,遂得结金兰。” |
jīn jiāng yù lǐ金浆玉醴 | 浆:酒;醴:甜酒。原指仙药,后指美酒佳酿。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内篇》:“朱草生名山岩石中,汁如血,以金玉投其中,立便可丸如泥,久则成水。以金投之,名为金浆,以玉投之,名为玉醴,服之皆长生。” |
jīn yù huò lù金玉货赂 | 金玉:泛指珍宝;货赂:泛指珍宝财富。指金银美玉等贵重的珍宝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大破楚军,尽得楚国金玉货赂。” |
xián yù mò zhū涎玉沫珠 | 流出美玉,吐出珍珠。比喻水花四溅的美丽景象。 | 唐·樊宗师《绛守居园池记》:“木腔瀑三丈余,涎玉沫珠。” |
shí yù chuī guì食玉炊桂 | 食品贵如油,燃料贵如桂。比喻物价昂贵。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三》:“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,谒者难得见如鬼,王难得见如天帝。今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见帝。” |
ruǎn yù wēn xiāng软玉温香 | 软:柔和;温:温和;玉、香:女子的代称。旧小说形容女子的身体。 |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人间天上,看莺莺强如做道场。软玉温香,休道是相亲傍。” |
jī jīn lèi yù积金累玉 | 金玉堆积。形容财富很多。 | 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命禄篇》:“积金累玉,未必陶朱之智。” |
zhū chén yù yǔn珠沉玉陨 | 比喻女子丧亡。同“珠沉玉碎”。 | 清 袁枚《续新齐谐 乩仙》:“鸳侣成方,鸾俦遽拆。珠沉玉陨,蕙折兰摧。” |
měi yù wú xiá美玉无瑕 | 瑕:玉斑。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。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无缺点。 |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三折:“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,粉脸生春,云鬓堆鸦。” |
yù guī jīn niè玉圭金臬 | 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。圭,观测日影的仪器;臬,靶子。金玉言其贵重。 | 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圣谷篇语》:“国朝《岭南文钞》张南山《圣谷篇》语云:果中有核,肉中有骨,言中有物。三语括尽要旨,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。” |
zhōng gǔ zhuàn yù钟鼓馔玉 | 谓鸣钟鼓,食珍馐。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。 | 唐·李白《将进酒》诗:“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愿醒。” |
bù lìn zhū yù不吝珠玉 | 吝:舍不得。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。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。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恰好听得树上黄莺巧啭,就对拜住道:‘老夫再欲求教,将《满江红》调赋“莺”一首,望不吝珠玉,意下如何?’” |
cuī lán zhé yù摧兰折玉 | 摧:摧残,毁掉。毁坏兰花,折断美玉。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。 | 清·余怀《板桥杂记·丽品》:“某本非风流佳客,谬称浪子端庄,……用诱秦诓楚之计,作摧兰折玉之谋。” |
yù pèi qióng jū玉佩琼琚 | 玉佩:玉做的佩饰。琼琚:赤玉做的佩饰。①泛指玉制的佩饰。②对诗文作品的美称。 | 唐·韩愈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玉佩琼琚,大放厥词。” |
bīng jī yù gǔ冰肌玉骨 | 像冰一样的肌肤;像玉一样的骨骼。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。也形容梅、水仙、荷花等鲜艳洁净。 | 后蜀 孟昶《避暑摩诃池上作》诗:“冰肌玉骨清无汗,水殿风来暗香暖。帘开明月独窥人,欹枕钗横云鬓乱。” |
qióng zhī yù yè琼枝玉叶 | 封建时代称皇家后裔。 | 唐·萧颖士《为扬州李长史贺立皇太子表》:“况琼枝挺秀,玉叶资神,允厘监抚,仪形稚颂。” |
hún jīn bái yù浑金白玉 | 见“浑金璞玉”。 | 宋·戴埴《鼠璞·魏相许伯》:“士大夫出处,如浑金白玉,不可玷阙。” |
jǐn yī yù shí锦衣玉食 | 锦衣:精美华贵的衣服;玉食:珍美的饮食。华丽的服装;珍美的饮食。形容生活豪华奢侈。 | 北齐 魏收《魏书 常景传》:“夫如是,故绮阁金门,可安其宅;锦衣玉食,可颐其形。” |
yù chǐ liáng cái玉尺量才 | 玉尺:玉制的尺,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。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。 | 唐·李白《上清宝鼎》诗:“仙人持玉尺,度君多少才;玉尺不可尽,君才无时休。” |
xiāng xiāo yù jiǎn香消玉减 | 比喻美女日渐消瘦。 | 元 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二折:“则为他粉悴胭憔,端的是香消也那玉减。” |
guì yù zhī dì桂玉之地 | 指京师。 | 宋·戴埴《鼠璞·桂玉》:“马存字长游,谓子游京师,薪如束桂,米如裹玉,世以桂玉之地为京师。” |
yù shí tóng chén玉石同沉 | 比喻善恶一齐受害。 | 南朝·梁元帝《驰檄告四方》:“孟诸焚燎,芝艾俱尽;宣房河决,玉石同沉。” |
xuàn yù gǔ shí衒玉贾石 | 叫卖璧玉,实际上卖的却是石头。比喻言不副实。 | 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道》:“衒玉而贾石者,其狙诈乎!” |
yù chú tóng tíng玉除彤庭 | 除:宫殿的台阶;彤:朱红色。饰玉的台阶,涂红的门庭。形容建筑极其华丽。 | 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玉除彤庭,碝戚彩致。” |
guì lín yī zhī,kūn shān piàn yù桂林一枝,昆山片玉 | 昆山:昆冈,古代产玉的地方。桂花林中的一枝花,昆山中的一块玉。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。 | 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累迁雍州刺史。武帝于东堂会送,问诜曰:‘卿自以为何如?’诜对曰:‘臣举贤良对策,为天下第一,犹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’” |
yíng fèn diǎn yù蝇粪点玉 | 比喻完美的事物遭到玷污或坏人诬陷好人。 | 唐 陈子昂《宴胡楚真禁所》:“青蝇一相点,白璧遂成冤。” |
yù chéng qí měi玉成其美 | 玉成:“玉汝于成”的缩语,帮助你有所成,后用为成全之意。成全某件好事。亦作“玉成其事”。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5卷:“施齐又提起亲事,李梅轩自请为媒,众人都玉成其美。” |
zhū yuán yù jié珠圆玉洁 | 比喻诗文圆熟明洁。 | 明·宋濂《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》:“因征其近制数篇读之,皆珠圆玉洁而法度谨严。” |
qiāo bīng yù xiè敲冰玉屑 | 泛指精美的纸张。 | 元·刘埙《隐居通议·诗歌》:“后三年,当予亡命,萧永言同醉,见予举似,急索纸而恨无敲冰玉屑,以备恶语。” |
yù shān qīng tuí玉山倾颓 | 玉山:比喻人的身形美好。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。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陆判》:“朱因竟日饮,遂不觉玉山倾颓,伏几醺睡。” |
bào yù wò zhū抱玉握珠 | 比喻满腹经纶,富有才学。 | 语出三国 魏 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当此之时,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,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。” |
qí huā yù shù琪花玉树 | 古人谓仙景中的花木,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。 | 元·杨维桢《梦游沧海歌》:“风光长如二三月,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。” |
dǐng chēng yù shí鼎铛玉石 | 视鼎如铛,视玉如石。形容生活极端奢侈。 | 唐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鼎铛玉石,金块珠砾,弃掷逦迤,秦人视之,亦不甚惜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