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yún zhōng xiān hè云中仙鹤 | 同“云中白鹤”。 | 清·龚自珍《定风波》词:“自古畸人多性癖,奇逸,云中仙鹤怎笼来?” |
xiāo yún dàn yǔ硝云弹雨 | 硝烟如云,子弹像雨。形容激烈的战斗。 | 梁启超《论自治》:“然则岂待与西人相遇于硝云弹雨之中,而后知其胜败之数也?” |
yún qǐ lóng xiāng云起龙骧 | 骧:腾起。如云涌升,如龙腾起。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。 | 汉 班固《汉书 叙传下》:“云起龙襄,化为侯王。” |
yún duān lǐ kàn sī shā云端里看厮杀 | 厮:互相。站在天空的云里看下面的人互相砍杀。比喻置身事外,袖手旁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云端看厮杀,毕竟孰输赢?” |
bō hài yún zhǔ波骇云属 | 犹波属云委。比喻连续不断,层见迭出。 | 《北齐书 文苑传序》:“至夫游夏以文词擅美,颜回则庶几将圣,屈宋所以后尘,卿云未能辍简。于是辞人才子,波骇云属。” |
yǐng cóng yún jí景从云集 | 景:同“影”。如影随形,如云聚集。形容很快聚集了许多追逐者。 |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98回:“且天下诸侯景从云集,随大王以伐无道,其爱戴之心,盖有自也。” |
cān yún wò shí餐云卧石 | 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。 | 明 袁宏道《隆中偶述》诗:“始知伊吕萧曹辈,不及餐云卧石人。” |
lián yún dié zhàng连云迭嶂 | 连云:与云相连;迭:重叠;嶂:山峰。山峰高耸入云,重叠连绵。 | 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·杜少陵》:“‘意欲铲选嶂’。则注云:袁盎曰:‘诸侯欲铲连云迭嶂,而造物夫复如何?’” |
gāo chū yún biǎo高出云表 | 云表:云外。高高直立,伸入云端。形容山峰或建筑物等高峻挺拔。 | 张恨水《啼笑姻缘》第13回:“回头看隔院时,正有一棵高出云表的老槐树。” |
yún róng yuè mào云容月貌 | 比喻淡雅、飘逸的容貌。 | 明·梁辰鱼《香遍满·寄王桂父》套曲:“云容月貌,寻常淡妆难画描。出落风神年尚小,一团都是俏。” |
fēng yún huì hé风云会合 | 风云:指难得的好机会;会合:遇合。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。 | 宋·陈亮《与陈君举》:“一旦风云会合……便可以坐福一世苍生。” |
jì yù fēng yún际遇风云 | 见“际会风云”。 | 宋·陈亮《廷对应制》:“际遇风云凡事别,识功日月壮心愆。” |
yún bēn cháo yǒng云奔潮涌 | 云气上升,潮水奔涌。形容大量涌出来。 | 宋·周密《武林旧事》第一卷:“千乘万骑,如云奔潮涌,四方万姓,如鳞次蚁聚。” |
wū yún yā dǐng乌云压顶 | 比喻恶势力猖狂 | |
tiān guāng yún yǐng天光云影 | 影:影子。天上的光亮,云彩映在水中的影子。 | 宋·朱熹《观书有感》: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” |
xiáng yún ruì qì祥云瑞气 | 旧时认为天上彩色的云气为吉祥的征兆,故称祥云瑞气。亦作“祥云瑞彩”。 | 明·无名氏《紫微宫》第四折:“您看这祥云瑞气,晓日和风,端的是太平佳兆也呵。” |
fēng yún biàn sè风云变色 | 风云:比喻变幻的局势。比喻局势变化大。 | 唐·骆宾王《为徐敬业讨武瞾檄》:“喑鸣则山岳崩颓,叱咤则风云变色。” |
máng fēng guài yún盲风怪云 | 指急骤的风云。 | 宋 姜夔《圣宋铙歌吹曲 时雨霈》:“五领之君,盲风怪云,毒蛇臻臻,相其不仁。” |
yǔ yuē yún qī雨约云期 | 指男女约会。 | 元·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“我呵,怕什么天翻地覆,就顺着他雨约云期。” |
yún shū xiá juàn云舒霞卷 | 见“云舒霞卷”。 | 宋·苏轼《芙蓉城》诗:“珠帘玉案翡翠屏,云舒霞卷千俜停。” |
yún wèi xiá qǐ云蔚霞起 | 蔚:茂密的样子。云气升腾,彩霞聚集。形容景物灿烂绚丽。 | 明·袁宏道《叙呙氏家绳集》:“昔陶氏五男,不好纸笔,而遂溪之后,云蔚霞起,岂黄头历齿所敢望哉!” |
yún cóng lóng,fēng cóng hǔ云从龙,风从虎 |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。 | 《周易·乾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。云从龙,风从虎。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 |
mù yǔ cháo yún暮雨朝云 | 战国楚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,梦见一妇人,曰:‘妾,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。闻君游高唐,原荐枕席。’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‘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’”后以“暮雨朝云”指男女间的情爱与欢会。 | 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。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” |
wū yún chǔ yǔ巫云楚雨 | 犹巫山云雨。 |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题画》:“地北天南蓬转,巫云楚雨丝牵。” |
yún lóng jǐng wā云龙井蛙 | 云端的龙,井底的蛙。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。 | 清·周鲁《类书纂要》:“云龙喻贵,井蛙喻贱。” |
mián yún wò shí眠云卧石 | 比喻山居生活。 | 唐刘禹锡《西山半若试茶歌》:“欲知花乳清泠味,须是眠云卧石人。” |
yún jiāo yǔ hé云交雨合 | 指相会,重逢。 | 唐·李益《古别离》诗:“江回汉转两不见,云交雨合知何年。” |
wò yún ná wù握云拿雾 | 见“握雾拏云”。 | 元·陈以仁《存孝打虎》第一折:“则你那龙韬虎略人难赛,握云拿雾施兵策,排兵布阵添精彩。” |
fù guì fú yún富贵浮云 | 意思是不义而富贵,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。比喻把金钱、地位看得很轻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 |
yún qū wù fù云趋鹜赴 | 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。 | 清·魏源《淮北票盐志叙》:“夫票盐售价不及纲盐之半,而纲商岸悬课绌,票商云趋鹜赴者,何哉?” |
yún cì lín jí云次鳞集 | 会聚;会合。 | 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姜尧章自叙》:“薄海英才,云次鳞集。” |
yún jǐn tiān zhāng云锦天章 | 云锦: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。天章:彩云组合成的花纹。比喻文章极为高雅、华美。 | 宋·苏轼《潮州韩文公庙碑》诗:“手抉云汉分天章,天孙为织云锦裳。” |
fēng jué yún guǐ风谲云诡 | 风云怪诞;变幻不定。谲:欺诈;诡:欺诈;怪诞。奇异多变;怪诞。比喻局势复杂多变;神秘怪诞。 | |
xiáng yún ruì cǎi祥云瑞彩 | 祥:吉祥。形容吉祥高照,运气好,有福兆。 | 明·无名氏《鱼篮记》第四折:“你看俺佛门现万道金光,满天现祥云瑞彩也。” |
liáo yún bō yǔ撩云拨雨 | 指人调弄风情。 | 明 徐复祚《投梭记 折齿》:“只亏你撩云拨雨不胡颜,我自有偷香手段,窃玉机关。” |
yún zhēng quán yǒng云蒸泉涌 | 蒸:气体上升。云气上升,潮水奔涌。形容大量涌出来。 | 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叙事》:“自兹以降,史道陵夷,作者芜音累句,云蒸泉涌。” |
ná yún jué shí拿云攫石 | 攫:取。形容古树高耸入云,枝干悬空,姿态奇特,气势雄伟。 | 清 李斗《扬州画舫录 草河录》下:“厅前多古树,有拿云攫石之势。” |
chì zhà fēng yún叱咤风云 | 叱咤:发怒吆喝。一声怒喝;可使风云变色。形容声势威力极大;可以左右整个局势。 | 《晋书 乞伏炽磐载记论》:“炽磐叱咤风云,见机而动。” |
jì huì fēng yún际会风云 | 遭逢到好的际遇。 | 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赵莹传论》:“赵莹际会风云,优游藩辅。” |
mì yún bù yǔ密云不雨 | 满天乌云不下雨。比喻事物正在酝酿,一时还没有发作。 | 《周易 小畜》:“密云不雨,自我西郊。” |
bái yún cāng gǒu白云苍狗 | 苍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;像黑狗一样。比喻世事变幻无常。 | 唐 杜甫《可叹》诗:“天上浮云似白衣,斯须改变如苍狗。” |
yún chuāng wù gé云窗雾阁 | 为云雾缭绕的窗户和居室。借指高耸入云的楼阁。亦指建于极高处的楼阁。 | 唐·韩愈《华山女》诗:“云窗雾阁事慌惚,重重翠幔深金屏。”宋·李清照《临江仙》词:“庭院深深深几许,云窗雾阁常扃。” |
xīng fēi yún sàn星飞云散 | 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。 | 宋·叶适《安集两淮申省状》:“无有捍蔽,一旦胡尘猝起,星飞云散,无有能自保者。” |
fēi yún chè diàn飞云掣电 | 掣:闪过。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。形容非常迅速。 |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一回:“不说追兵随后飞云掣电而来。” |
fēng yún chì zhà风云叱咤 | 叱咤:发怒吆喝。一声呼喊、怒喝,可以使风云变色。形容声势威力极大。 | 明·吾丘瑞《运甓记·广州运甓》:“我军威宣播,风云叱咤呼。” |
dà hàn yún ní大旱云霓 | 云霓:下雨的征兆。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。比喻渴望解除困境。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民望之,若大旱之望云霓也。” |
dōng rì xià yún冬日夏云 | 冬天的太阳,夏天的云层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,使人愿意接近。 | 宋·陈恬《程伯淳赞》:“本以正身,惟德温温,如冬之日,如夏之云。” |
fēng yún jì huì风云际会 | 风云:指难得的好时机;际会:适时地遇合。在难得的好时机适时地相遇。比喻有才华、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。 | 唐 杜甫《夔府书怀四十韵》:“社稷经纶地,风云际会期。” |
zǐ yuē shī yún子曰诗云 | 子:指孔子;诗:指《诗经》;曰、云:说。泛指儒家言论。 | 元·宫大用《范张鸡黍》第一折:“我堪恨那伙老乔民,用这等小猢狲,但学得些妆点皮肤,子曰诗云。” |
xuān gài rú yún轩盖如云 | 轩:古时供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;盖:车盖。旧时形容官员很多,也形容官员、士绅集会的盛况。 | 唐 陈子昂《冬夜宴临邛李录事宅序》:“楼如若画,临故国之城池;轩盖如云,总名都之车马。” |
chǔ tiān yún yǔ楚天云雨 | 指巫山神女,或男女欢情。 | 战国 楚 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。” |
chóu yún cǎn wù愁云惨雾 | 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。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。 | 瞿秋白《乱弹 一种云》:“如果是惊天动地的霹雳,那才拨得开满天的愁云惨雾。” |
piāo rú yóu yún飘如游云 | 飘:飘逸;游云:流动的云彩。形容书法和人的仪容俊逸潇洒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,矫若惊龙。” |
lòu yuè cái yún镂月裁云 | 雕刻月亮,裁剪云彩。比喻手艺极精巧。 | 唐 李义府《堂堂词》:“镂月成歌扇,裁云作舞衣。” |
yún jí jǐng cóng云集景从 | 如云聚合,如影随形。比喻声势浩大,响应迅速。语出汉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天下云集响应,赢粮而景从。” | 语出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天下云集响应,赢粮而景从。” |
shī yún zǐ yuē诗云子曰 | 《诗经》所说和孔子所言。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。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。 | 明·刘璋《凤凰池》第一回:“见那诗云子曰、者也之乎的人,他就摇首闭目,只与云锷颖臭味相投。” |
fān yún fù yǔ翻云覆雨 | 翻覆:翻转。翻过去是云;翻过来是雨。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和手段。 | 唐 杜甫《贫交行》:“翻手作云覆手雨,纷纷轻薄何须数。” |
yún tiān gāo yì云天高谊 | 情谊深厚,高达云天。 | 明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七回:“贱妾水冰心,多蒙公子云天高谊,从虎口救出,其洪恩大德,不啻天地父母。”清·烟霞散人《凤凰池》第五回:“向日晚生正遭歧路之泣,得遇总戎,云天高谊,解衣推食,有踰骨肉。” |
yún ní zhī bié云泥之别 |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。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逸民传 矫慎》:“仲彦足下,勤处隐约,虽乘云行泥,栖宿不同。” |
yún xīng xiá wèi云兴霞蔚 | 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。形容景物灿烂绚丽。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千岩竞秀,万壑争流。草木蒙笼其上,若云兴霞蔚。” |
yún xiāo yǔ sàn云消雨散 | 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。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十卷:“妙舞邀宾,百岁既终,云消雨散,此事自古皆然。” |
chǔ mèng yún yǔ楚梦云雨 | 楚王梦,云雨情。后比喻男女亲昵。 | 战国 楚 宋玉《高唐赋序》:“……王因幸之,去而辞曰:\'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阴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\' |
zhān yún zhì qǐ瞻云陟屺 | 陟:升,登;屺:没有草木的山。望云登山。比喻非常思念亲人。 | 《诗经·魏风·陟岵》:“陟彼屺兮,瞻望母兮。” |
fú yún yì rì浮云翳日 | 浮云:漂浮在空中的云;翳:遮蔽。浮云遮住太阳。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的光明,但时间不会太长。 | 汉·孔融诗:“谗邪害公正,浮云翳白日。” |
hé qīng yún qìng河清云庆 | 黄河水清,云呈五彩。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。 | 明·张居正《承天大志纪赞·龙飞纪》:“河清云庆,祥光烛天。” |
xié yún wò yǔ携云握雨 | 谓男女欢合。 |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四折:“因今宵传言送语,看明日携云握雨。” |
fú yún bì rì浮云蔽日 | 浮云遮住太阳。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。后泛指小人当道,社会一片黑暗。 | 《文子 上德》:“日月欲明,浮云盖之。” |
qīng yún dé lù青云得路 | 比喻人仕途得意,步步高升。 | 元·施君美《幽闺记·兄妹筹资》:“一跃过龙门,当此青云得路。” |
bái yún qīng shè白云青舍 | 比喻在异乡思念亲人。 | |
yì bó yún tiān义薄云天 | 正义之气上扬迫近青天。极言义气之盛;也指义理之高妙。 | 《宋书 谢灵运传论》:“屈平、宋玉,导清源于前,贾谊、相如,振芳尘于后,英辞润金石,高义薄云天。” |
yún bù yǔ shī云布雨施 | 比喻遍布。 | 汉·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缘陵流泽,云布雨施。”北周·庾信《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》:“上则云布雨施,下则山藏海纳。” |
chóu yún cǎn dàn愁云惨淡 | 惨淡:暗淡。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。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。 | 唐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翰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 |
jià wù téng yún驾雾腾云 | 乘着云,驾着雾。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,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。 | 元 郑德辉《老君堂》第二折:“恨不的驾雾腾云,臂生两翅,飞出狱院。” |
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,rén yǒu dàn xī huò fú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 | 不测:料想不到。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,事先是无法预料的。 | 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四折:“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,那厮恰才无病。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?张千,你再去看来。” |
fēng yún tū biàn风云突变 | 风云突然发生了变化。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。 | 毛泽东《清平乐 蒋桂战争》词:“风云突变,军阀重开战。洒向人间都是怨,一枕黄粱再现。” |
yún fēi yān miè云飞烟灭 | 比喻消逝。 | 宋·辛弃疾《贺新郎·听琵琶》词:“千古事、云飞烟灭。贺老定场无消息,想沉香亭北繁华歇。” |
bīng xiāo yún sàn冰消云散 |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。 | 续范亭《三年不言之言》:“我看当时的情况,好象阎长官满肚子的勇气,被郭宗汾的这一席话,说得冰消云散了。” |
yún kāi wù shì云开雾释 | 同“云消雾散”。 | 清·张集馨《道咸宦海见闻录》:“千古名臣,每遭谗谤,而转瞬云开雾释,日光月华。” |
wù xīng yún yǒng雾兴云涌 | 见“雾起云涌”。 | 梁启超《翠报叙》:“军兴以后,齐州学者,渐知以识时务,知四国为学中第一义,于是报馆雾兴云涌。” |
yǔ chán yún jī雨僝云僽 | 谓不好的天气把人折磨。 | 宋·陈亮《点绛唇·咏梅月》词:“清人梦魂,千里人长久,君知否?雨僝云僽,格调还依旧。” |
yě hè gū yún野鹤孤云 | 见“闲云孤鹤”。 | 宋·王千秋《临江仙》词:“野鹤孤云元自在,刚论隐豹冥鸿。” |
léi bēn yún jué雷奔云谲 | 如雷奔行,如云翻卷。 | 清·梅曾亮《陈拜乡诗序》:“今夫水之归壑也,其未至则澎濞汹涌,雷奔云谲,及至于壑则已矣。” |
yún ní shū lù云泥殊路 |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。比喻地位悬殊。 | 北魏·荀济《赠阴梁州》:“云泥已殊路。” |
chū yún rù ní出云入泥 | 谓自己一旦青云直上,便不惜将旧时朋友踩入泥中。喻人情浇薄,世态炎凉。 | 清·王韬《徐古春耆旧诗存序》:“及一旦势位崇,名誉盛,畴昔知交,贫贱潦倒,伏处田里,不足引援,往往尽削其酬酢诗文,不使一篇登之集中,出云入泥,良可浩叹。” |
fēng mǐ yún zhēng风靡云蒸 | 风靡:风行;蒸: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而普遍地出现。 | 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·总论》:“况八纮既奄,风靡云蒸,抱玉者联肩,握珠者踵武。” |
yún tún biāo sàn云屯飙散 | 聚集如云,分散如风。形容来往迅疾。 | 严复《原强》:“骑射驰骋,云屯飙散。” |
gāo yì bó yún高义薄云 | 薄:迫近。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。后形容人很讲义气。 | 《宋书 谢灵运传论》:“贾谊、相如振芳尘于后,英辞润金石,高义薄云天。” |
yún cháo yǔ mù云朝雨暮 | 指男女欢会之时。 | 宋·贺铸《断湘弦·淑质柔情》词:“不间云朝雨暮,向西楼、南馆留连。”宋·叶阊《摸鱼儿·倚薰风》词:“红裙溅水鸳鸯湿,几度云朝雨暮。” |
yún guò tiān kōng云过天空 | 比喻事情已经过去,一切恢复平静。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1回:“把一桩惊风骇浪的大案,办得来云过天空。” |
yǔ jì yún zōng雨迹云踪 | 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。 | 宋 柳永《雪梅香》:“可惜当年,顿乖雨迹云踪。” |
dà hàn wàng yún大旱望云 |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,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民望之,若大旱之望云霓也。” |
yún yǒng wù jí云涌雾集 | 云雾会合聚集。比喻聚集迅速 | 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举国志士,云涌雾集以应之。” |
fēng chē yún mǎ风车云马 | 见“风车雨马”。 | 明·陈子龙《与客任城太白酒楼歌》:“古来历落吾辈人,风车云马知何极?” |
qīng yún dú bù青云独步 | 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。 | 《白雪遗音·八角鼓·才郎夜读书》:“发悬梁,锥刺股;如囊萤,雪当烛。必不叫尔自辛苦。到后来,才得这万里鹏程,青云独步。” |
yī guān yún jí衣冠云集 | 衣冠:指士人阶层以上的人。达官显宦聚集在一起。 | 明·梅鼎祚《玉合记·还玉》:“丹墀下玉皋星联,绮席上衣冠云集。” |
liú shuǐ xíng yún流水行云 | ①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。②比喻旋踵即逝的东西。③比喻自然流畅,不拘泥。 | 宋·洪咨夔《朝中措·寿章君举》:“流水行云才思,光风霁月精神。” |
fēng yún yuè lù风云月露 | 指绮丽浮靡,吟风弄月的诗文。 | 汉魏 刘桢《隋书 李谔传》:“连篇累牍,不出月露之形,积案盈箱,唯是风云之状。” |
jǐng xīng qìng yún景星庆云 | 庆云:五色云,象征吉祥。比喻吉祥的征兆。 | 明 方孝孺《御书赞》:“惟天不言,以象示人,锡羡垂光,景星庆云。” |
yún tún yǔ jí云屯雨集 | 形容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回:“贼兵云屯雨集,围定城池,布军与战不利。” |
cái yuè lòu yún裁月镂云 | 裁:剪裁;镂:雕刻。剪裁明月,雕刻云霞。比喻诗文中辞藻润饰,景物描绘的新巧。 | 清 薛雪《一瓢诗话》第42卷:“温柔敦厚,缠绵悱恻,诗之正也;慷慨激昂,裁月镂云,诗之变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