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归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归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fàng niú guī mǎ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《尚书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guī mǎ fàng niú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《尚书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bīn zhì rú guī宾至如归宾:来宾;客人;至:到;归:回家。客人来到这里;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。形容旅店、饭店等招待周到;起居饮食舒适;来客感到满意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宾至如归,无宁灾患,不畏寇盗,而亦不患燥湿。”
guī xīn rú jiàn归心如箭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。形容回家心切。清 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2回:“ 承长兄厚爱,本当领教,只是归心似箭,今日立刻就要行了。”
guī lǎo tián jiān归老田间指回到幽雅处所,度过晚年。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1回:“我明日即行辞职,还是归老田间罢。”
zhòng xīn guī fù众心归附归:归附,趋向。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。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。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一卷:“随世宗征伐,屡建大功,众心归附。”
yī xīn tóng guī一心同归齐心趋向同一目的。《淮南子 泰族训》:“上唱而民和,上动而下随,四海之内,一心同归。”
quán shòu quán guī全受全归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,应当终身洁身自爱,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。西汉 戴圣《礼记 祭义》:“父母全而生之,于全而归之,可谓孝矣。”
guī gēn jié dì归根结蒂归结到根本上。蒂:花、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。清 张南庄《何典》:“引得酒鬼相打,搅出人性命来。归根结柢,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。”
zhòng wàng yōu guī众望攸归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。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。《晋书 解系阎鼎等传论》:“于是武皇之胤,惟有建兴,众望攸归,曾无与二。”
jiǔ jiǔ guī yī九九归一绕了不少圈子,最后又还了原。秦兆阳《回答》:“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,虽说有点霸道,九九归一,也是生活逼的。”
yī mìng guī xī一命归西见“一命归阴”。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不留神?好,噗哧一下儿,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!”
guī xié fǎn zhèng归邪返正返:回归。指改正错误,返回正确道路。唐·韦表微《麟台碑铭》:“周虽不纲,孔实嗣圣,《诗》《书》载删,《礼》《乐》大定,惩恶劝善,归邪返正。”
zhòng wàng suǒ guī众望所归众人的希望所集中的(望:希望;期望;归:集中)。形容群众中威望很高。宋 陆游《贺礼部曾侍郎启》:“所养既厚,万钧亦何足言;众望所归,九迁犹以为缓。”
yóu jì wú guī游骑无归游骑:离队的骑兵。离队的骑兵,无处可归。比喻离了根本,得不到归宿。明 王畿《答吴悟斋书》:“文公分致知格物为先知,诚意正心为后行,故有游骑无归之虑。”
shuài tǔ guī xīn率土归心率土:四海之內。指天下归心。同“率土宅心”。《北齐书 文宣帝纪》:“故百僚师师,朝无秕政,网疏泽洽,率土归心。”
qù mò guī běn去末归本去:弃;末:非根本的,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;本:根本的,古称农业为本业。使人民离弃工商业,从事农业,以发展农业生产。《后汉书·章帝本纪》:“比年阴阳不调,饥馑屡臻。深惟先帝忧人之本,……诚欲元元去末归本。”
zhòng liú guī hǎi众流归海大小河流同归于海。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。唐 杜甫《长江》诗之二:“众流归海意,万国奉君心。”
yè luò huī gēn叶落归根树叶飘落;掉在树跟旁。古时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。现比喻不忘本源。也作“落叶归根”。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》:“叶落归根,来时无口。”
lè ér wàng guī乐而忘归乐:喜悦。非常快乐,竟忘记返回。形容非常留恋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西巡狩,乐而忘归。”
shū tú tóng guī殊途同归殊:不同的。通过不同的途径;到达同一个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
guī gēn jié dǐ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。同“归根结蒂”。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一:“如今是人力世界,归根结底,还是靠做。”
zhòng wàng yǒu guī众望有归望:期望;归:归附,趋向。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。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。《隋书·高祖纪》:“周帝以众望有归,乃下诏。”
fú xiù ér guī拂袖而归拂袖:甩袖子,表示意志已决。指毫无留恋,回到家乡归隐。元·周文质《斗鹌鹑·自悟》套曲:“您都待重裀而卧,列鼎而食,不如我拂袖而归。”
wù guī yuán zhǔ物归原主把东西归还原来的主人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五:“他不生儿女,就过继着你家儿子,承领了这家私,物归旧主,岂非天意。”
zuǒ guī yòu guī左归右归归:终归。指任凭如何打算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老爷似乎也不以为可,但左归右归,总归不出个道理来。”
guī quán fǎn zhēn归全返真回复到完满的本原的境界。唐·白居易《故饶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》:“无子孙忧,屈伸宠辱,委顺而已,未尝一日戚戚其心颜,以至于归全返真,故予所谓达人之徒欤?”
guī zhèng fǎn běn归正返本归:回返。返归于根本之源。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李特雄寿势志》:“上书劝寿归正返本,释帝称王。”
fǎn lǎo guī tóng返老归童见“返老还童”。《云笈七签》卷六九:“第二返砂,服之一两,即体和神清,返老归童。”
fǎn xié guī zhèng返邪归正犹言改邪归正。唐·谭铢《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》;“由此八关,返邪归正,成佛之境矣。”
guī zhēn fǎn pú归真返璞真:本真;璞:未加工的玉。指去掉外饰,恢复其自然原始的面貌。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归真返璞,则终身不辱也。”
fǎn pǔ guī zhēn返朴归真返:反回;回复;朴:未加工的木料;引申为质朴;归:返回、回归;真:天然。回复事物初始的自然状态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四》:“归真反璞,则终身不辱也。”
rén xīn guī xiàng人心归向向:归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,向往的。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
shí zhì míng guī实至名归实:实际的成就;至:达到;名:名誉;归:到来。有了真正的学识、本领或功业,自然就有声誉。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5回:“敦伦修行,终受当事之知;实至名归,反作终身之玷。”
zuì yǒu yōu guī罪有攸归攸:所。罪责有所归属。指罪犯必受惩治。明·陈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赐尔姬昌等节钺,便宜行事,往惩其忤,毋得宽纵,罪有攸归。”
yì tú tóng guī异途同归途:道路;归:归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归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径;得到相同的效果;达到相同的目的。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本经训》:“五帝三王,殊事而同指,异路而同归。”
bǎi chuān guī hǎi百川归海百川:泛指大小江河。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。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。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。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氾论训》:“百川异源,而皆归于海;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。”
fǎn pú guī zhēn返璞归真同“返朴归真”。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上帝基督化人,超凡入圣,返璞归真。”
guī gēn jié dǐ归根结柢归结到根本上。同“归根结蒂”。清 张南庄《何典》第二回:“归根结柢,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,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。”
guī zhèng shǒu qiū归正首丘首:向;丘:土丘。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,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。指死后归葬于故乡。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上》:“礼,不忘其本。古之有言曰:狐死正丘首,仁也。”
guà guān guī qù挂冠归去冠:帽子,这里指官帽。把官帽取下挂起来。比喻辞官回家。《后汉书·逢萌传》:“时王莽杀其子宇,萌谓友人曰:‘三纲绝矣!不去,祸将及人。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,将家属浮海,客于辽东。”
zì bá lái guī自拔来归拔:摆脱,离开。自觉离开恶劣环境,归向光明。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。《新唐书 李勣传》:“三年,自拔来归,从秦王伐东都,战有功。”
luò yè guī gēn落叶归根树叶落到树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。多指客居异乡的人;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。明 王世贞《鸣凤记》第38出:“落叶归根,丰城剑回。”
jiǔ guī dào shān久归道山早已去世。道山,传说中的仙山。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。
yán guī zhèng zhuàn言归正传归:回到;正传:本题或正题。原为旧时小说常用的套语;把话回到正题上来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1回:“和尚一看不对头,赶紧言归正传,预备说完了好告辞。”
jiù yàn guī cháo旧燕归巢从前的燕子又飞回老窝。比喻游子喜归故里。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裴兴归衙》:“似旧燕归巢,双语檐前。”
guī gēn dào dǐ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。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二回:“归根结柢,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,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。”
bài xìng ér guī败兴而归败兴: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。扫兴地归来。也作“败兴而返”。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回:“各军士未及领赏,草草而散。正是:乘兴而来,败兴而返。”
tiān yǔ rén guī天与人归旧指帝王受命于天,并得到人民拥护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‘然则舜有天下也,孰与之?’曰:‘天与之。’”
yè luò guī qiū叶落归秋树叶在秋天飘落。比喻事物有一定归宿。元·贯云石《斗鹌鹑·佳偶》曲:“美眷爱,俏伴侣。叶落归秋,花生满路。”
qiān suì hè guī千岁鹤归晋陶潜《搜神后记》卷一:“丁令威,本辽东人,学道于灵虚山。后化鹤归辽,集城门华表柱。时有少年,举弓欲射之。鹤乃飞,徘徊空中而言曰:‘有鸟有鸟丁令威,去家千年今始归,城郭如故人民非,何不学仙冢累累。’遂高上冲天。”后以“千岁鹤归”指对故乡的眷恋之情。晋·陶潜《搜神后记》卷一:“丁令威,本辽东人,学道于灵虚山。后化鹤归辽,集城门华表柱。时有少年,举弓欲射之。鹤乃飞,徘徊空中而言曰:‘有鸟有鸟丁令威,去家千年今始归,城郭如故人民非,何不学仙冢累累。’遂高上冲天。”
chéng xìng ér lái,bài xìng ér guī乘兴而来,败兴而归兴:兴致,兴趣。趁着兴致来到,结果很扫兴的回去。《晋书·王徽之传》:“人问其故,徽之曰:‘本乘兴而来,兴尽而反,何必见安道邪?’”
yī mìng guī yīn一命归阴指死亡。清·俞万春《荡寇志》第99回:“兰生一铜人横扫过去,打着穆春腰肋,一命归阴。”
shì sǐ rú guī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;不怕牺牲生命。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》:“三军既成阵,使士视死如归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”《吕氏春秋 勿躬》:“三军之士,视死如归。”
guī shí guī yī归十归一谓有条有理。白诚仁、何纪光《小红军》:“你看他,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,收拾得归十归一,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。”
xiū niú guī mǎ休牛归马亦作“休牛散马”。放归军用的牛马,表示停止战事。语本《书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语出《书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书弗服。”《隋书·薛道衡传》:“于是八荒无外,九服大同,四海为家,万里为宅。乃休牛散马,偃武修文。”
wán bì guī zhào完璧归赵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。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。完:完整无损;璧:宝玉;赵:赵国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记载:“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,见秦王有诈,便凭着大智大勇,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。”
shù gāo qiān zhàng,yè luò guī gēn树高千丈,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,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。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,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。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八回:“常言道:‘树高千丈,叶落归根’,这小厮怕养不大。”
xū wǎng shí guī虚往实归无所知而往,有所得而归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德充符》:“鲁有兀者王骀,从之游者,与仲尼相若。常季问于仲尼曰:‘王骀,兀者也,从之游者,与夫子中分鲁。立不教,坐不议。虚而往,实而归。”
tóng guī yú jìn同归于尽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。归:走向;尽:灭亡。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王瑞》:“天地终乎?与我偕终”卢重玄解:“大小虽殊,同归于尽耳。”
juān dī guī gōng涓滴归公涓滴: 小水点; 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东西。 非所应得的东西; 虽然极少极微; 都要缴公; 自己绝不侵占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3回:“真正是涓滴归公,一丝一毫不敢乱用。”
zhī zǐ yú guī之子于归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
duàn huán guī zōng断还归宗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如今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,我认定你是哥哥,两口同声当官去告理,一定断还归宗。”
guī lǎo lín xià归老林下指回到幽雅处所,度过晚年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翩翩》:“大业已归老林下,意侄已死,忽携佳孙美妇归,喜如获宝。”
fàng hǔ guī shān放虎归山归:返回。把老虎放回山林。比喻把敌人放走;留下后患。也作“纵虎归山”。晋 司马彪《零陵先贤传》:“璋遣法正迎刘备,巴谏曰:‘备,雄人也,入必为害,不可内也。’既入,巴复谏曰:‘若使备讨张鲁,是放虎于山林也。’璋不听。”
guī zhèng shǒu qiū归正守丘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狐死正丘首,仁也。”
jiǔ jiǎ bù guī久假不归假:借;归:归还。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。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久假而不归,恶知其非有也?”
jiě jiǎ guī tián解甲归田解:脱下;甲:铠甲。脱掉军装;回家种地。汉 扬雄《解嘲》:“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,解甲投戈,遂作君臣之仪,得也。”
shā yǔ ér guī铩羽而归铩羽:羽毛摧落,比喻失败或不得志。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。南朝宋·鲍照《拜侍郎上疏》:“铩羽暴鳞,复见翻跃。”
qì nì guī shùn弃逆归顺谓脱离叛军而归顺朝廷。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自然相率弃逆归顺。”
qǐ ér wàng guī企而望归企:踮起脚后跟。踮起脚后跟盼望归来。形容殷切地期望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吏卒皆山东之人,日夜企而望归。”
zǎo chū wǎn guī早出晚归早晨出动,晚上归来。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女朝出而晚来,则吾倚门而望。”
mù luò guī běn木落归本犹言叶落归根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翼奉传》:“安乐奸邪,辰未主之。”颜师古注引三国·魏·孟康曰:“翼氏《风角》曰:‘木落归本,水流归末’,故木利在亥,水利在辰,盛衰各得其所,故东也。”
kǔn zǎi ér guī捆载而归形容带回的东西很多。明·冯梦龙《精忠旗·北朝复地》:“垂纛而入,转眼捆载而归。”
fǎn pú guī zhēn反璞归真璞:蕴藏有玉的石头,也指未雕琢的玉;归:返回;真:天然,自然。去掉外饰,还其本质。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归真反璞,则终身不辱。”
gǔn yī yǐ guī衮衣以归衮衣:古代君王穿的礼服;归:回来。立下赫赫战功,官拜高位回来。唐·刘禹锡《贺门下裴相公启》:“绣斧既定,衮衣以归。”
yán guī yú hǎo言归于好言: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;没有实际意义;归于:回到。指重新和好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九年》:“凡我同盟之人,既盟之后,言归于好。”
guī zhēn fǎn pǔ归真反朴见“归真反璞”。朱自清《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》:“他(鲁迅)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‘归真反朴’的主张。”
yì tú tóng guī异涂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,到达同一个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汉 桓宽《盐铁论 论儒》:“圣人异涂同归,或行或止,其趣一也。”
zǎo chū mù guī早出暮归见“早出晚归”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早出暮归,提竹筒铜丝笼,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,靡计不施,迄无济。”
kǎi xuán ér guī凯旋而归打仗得胜后返回。李晓明《平原枪声》:“等把鬼子打走了,你们凯旋归来,我带领乡亲们到十里开外去迎接。”
gǔn yī xī guī衮衣西归衮衣:古代君王穿的礼服;西:向西;归:回来。立下赫赫战功,官拜高位回来。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晋简文帝咸安元年》:“新政俟才,宜速铨补,俟东方化洽,当衮衣西归。”
bǎi nián guī shòu百年归寿百年:指人去世。指人死的婉称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你百年归寿时,我却再与你些送终之资。”
guī lǎo tú qiú归老菟裘菟裘:古地名。指归老于菟裘。现指退隐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为其少故也,吾将授之矣。使营菟裘,吾将老矣。”
tiān mìng yōu guī天命攸归天命:上天的意志。攸:所。归:归宿。旧指上天预先安排好的归宿。因常指改朝换代,将有新君主出现。亦作“天命有归”。
bù rú guī qù不如归去杜鹃鸟的叫声很象“不如归去”。旧时常用以作思归或催人归去之辞。也表示消极求退。宋 梅尧臣《杜鹃》诗:“蜀帝何年魄,千春化杜鹃;不如归去语,亦自古来传。”
shě xié guī zhèng舍邪归正舍:放弃;邪:不正当,不正派;归:回到。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,不再做坏事。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五祖》:“友离累劫,诚哉不虚;今可舍邪归正,以入佛乘。”
guī qù lái xī归去来兮回去吧!晋 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归去来兮,田园将芜,胡不归。”
yī mǎ guī yī mǎ一码归一码一件事归一件事,不能混为一谈。
guà guān ér guī挂冠而归挂冠:把官帽挂起来。脱下官帽随即离去。比喻辞官归隐。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四卷:“我虽宰相,今已挂冠而归。”
guà guān guī yǐn挂冠归隐冠:帽子,官帽。把官帽取下挂起来。比喻辞官归隐。鲁迅《理水》:“有的咬了一口松皮饼,极口叹赏它的清香,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,去享这样的清福。”
bái shǒu kōng guī白首空归白了头发,空手回来。比喻年纪已老,学无成就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献帝纪》:“营求粮资,不得专业。结童入学,白首空归。”
guī zhèng shǒu qiū归正首邱见“归正首丘”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状》第八五回:“我昨天说叫他回去调理的话,就是叫他早点归正首邱了。”
lǎo nǚ guī zōng老女归宗归宗:回家探亲。出嫁的妇女由于被遗弃或其他原因返回娘家。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2回:“巫氏嚷道:‘你就办我个老女归宗。’”
wú jiā kě guī无家可归归:返回。没有家可回。指孤苦零丁;流离失所的人。唐 陆贽《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》:“如无家可归者,量给田宅,使得存济。”
shū zhì tóng guī殊致同归同“殊涂同归”。《隋书·五行志》:“夫神阴阳不测,天则教人迁善。均乎影响,殊致同归。”
zòng hǔ guī shān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深山。比喻放走敌人;留下后患。纵:放;释放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刘巴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零陵先贤传》:“若使备讨张鲁,是放虎于山林也。”
mǎn chē ér guī满车而归满:满满地;归:返回。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。形容收获极丰富。明·李贽《又与焦弱侯》:“然林汝宁向者三任,彼无一任不往,往必满载而归,兹尚未厌足,如饿狗思想隔日屎,乃敢欺我以为游嵩少。”
pò jìng chóng guī破镜重归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细侯》:“破镜重归,盟心不改,义实可嘉。”
guī zhèng fǎn běn归正反本归:回返;反:返回。返归于根本之源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马超传》:“海内怨愤,归正反本,暨于氐、羌率服,獯鬻幕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