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物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物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tǎng lái zhī wù倘来之物指意外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东西。同“傥来之物”。元 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三折:“这钱财是倘来之物。”
wù jí jiāng fǎn物极将返见“物极则反”。清·龚自珍《乙丙之际箸议第一》:“子亦知物极将返乎?天生物,命官理之,有所溃,有所郁。”
jiā dài rén wù夹袋人物旧指当权者的亲信或存记备用的人。《宋史·施师点传》:“师点惓惓搜访人才,手书置夹袋中。谓蜀去朝廷远,人才难以自见。”
lì shí jí wù利时及物救世济物。明·方孝孺《与卢编修希鲁书》:“幸以古人自勉,以利时及物为己任,俾孤陋者所企效而取法焉。”
bié wú tā wù别无他物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同“别无长物”。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七卷:“伯桃视之,止有一塌,塌上堆积书卷,别无他物。”
bié wú cháng wù别无长物长物:多余的东西。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。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节俭而东西极少。也作“身无长物”、“一无长物”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德行》:“后大闻之,甚惊,曰:‘吾本谓卿多,故求耳。’对曰:‘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无长物。’”
jiǎo shí màn wù矫时慢物矫时,矫正时俗。慢,傲慢。指对现实不满,态度傲慢。《后汉书·弥衡传》:“少有才辩,而尚气刚傲,好矫时慢物。”
wù zhì zé fǎn物至则反同“物极则反”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“臣闻物至则反,冬夏是也。”
yǐ yán xùn wù以言徇物用违心的话语附和别人。
dì dà wù bó地大物博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又因江南地大物博,差使很多,大非别省可比。”
chǒu lèi è wù丑类恶物指坏人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丑类恶物,顽嚣不友。”
ē dǔ wù阿堵物钱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规箴》:“夷甫晨起,见钱阂行,呼婢曰:‘举却阿堵物。’”
dǔ wù sī rén睹物思人睹:看见。看到离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东西;就联想或怀念起这个人。常用于对死者的追思。唐 斐铏《传奇 颜濬》:“贵妃赠避尘犀簪一枚,曰:‘异日睹物思人。’”
yìng tiān cóng wù应天从物应:接受。适应天命,顺从人心。《周书·武帝纪》:“朕应天从物,伐罪吊民,一鼓而荡平阳,再举而摧劲敌。”
wēi xíng sù wù威刑肃物以严刑使人恭顺。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:“桓公在荆州,全欲以德被江汉,耻以威刑肃物。”
yí wù chén yù讬物陈喻借事物设喻。
zhú wù gǎn huái讬物感怀假借事物抒发胸怀。
tuī chéng dài wù推诚待物诚:真心;物:他人。以诚心对人。《明史·邹智传》:“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?由其进身之初,多出私门,先有以致陛下之厌薄。”
dǔ wù sī rén赌物思人看见死去或离去的人所遗下的物品,就想起该人。
tuō wù yǐn lèi托物引类指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。宋 苏轼《答黄鲁直书》:“《古风》二首,托物引类,真得古诗人之风,而轼非其人也。”
bǐ wù chǒu lèi比物丑类指连缀同类事物,进行排比归纳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古之学者,比物丑类。”郑玄注:“以事相况而为之。丑,犹比也。”
tuō wù chén yù托物陈喻借事物设喻。元·杨载《诗法家教·讽谏》:“古人凡欲讽谏,多借以喻彼,臣不得于君,多借妻以思其夫,或托物陈喻,以通其意。”
wù yǐ xī wéi guì物以稀为贵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。唐 白居易《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》诗:“物以稀为贵,情因老更慈。”
bì nì wù biǎo睥睨物表睥睨:眼睛斜着看,形容高傲的样子;物表:世俗之外。形容非常高傲,看不起任何人。《宣和书谱·草书·神仙钟离权》:“文身跣足,欣然而立,睥睨物表。”
tuī jǐ jí wù推己及物同“推己及人”。宋·程颢《二程遗书》第11卷:“以己及物,仁也,推己及物,恕也。”
yán bì yǒu wù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。清·方苞《进〈四书〉〈文选〉表》:“故凡所录取,皆以发明义理,清真古雅,言必有物为宗。”
wù lì wéi jiān物力维艰物:物资;力:财力;维:是;艰:困难。指财物来之不易。清·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
wù shāng qí lèi物伤其类伤:悲伤;同情;类:同类。指见到同类死亡;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。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感伤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获曰:‘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。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,往日无冤,何故害我?”
wù huàn xīng yí物换星移物换:景物改变;星移:星晨的位置移动。景物改变;星辰位置移动;指时序变迁。唐 王勃《滕王阁》诗:“闲云潭影日悠悠,物换星移几度秋。”
kāi wù chéng wù开物成务开:开通,了解;务:事务。通晓尤物之理,得以办好各种事情。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夫《易》,开物成务,冒天下之道,如斯而已者也。”
ài rén lì wù爱人利物爱护人民,力求有利于人民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天地》:“爱人利物之谓仁。”
shí tán wù yì时谈物议时谈:时人的谈论;物议:众人的非议。指众人的议论。唐·刘子玄《论史上帝至忠书》:“凡此不可,其流实多,一言以蔽,三隅自反。而时谈物议焉得笑仆编次无闻者哉?”
jì rén lì wù济人利物谓救助别人,对世事有益。宋·朱熹《记外大父祝公遗事》:“公每清旦辄携粥药造之,遍饮食之而后返,日以为常,其他济人利物之事不胜记,虽倾资竭力无吝色。”
zhú wù bù hái逐物不还谓沉湎于世俗。语本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惜乎惠施之才,骀荡而不得,逐万物而不反。”语出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惜乎惠施之才,骀荡而不得,逐万物而不反。”三国·魏·嵇康《赠兄秀才入军》诗之十八:“流代难寤,逐物不还。至人远鉴,归之自然。”
dǔ wù xīng qíng睹物兴情见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种感情。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诠赋》:“原夫登高之旨,盖睹物兴情,情以物兴,故义必明雅。”
fēng liú rén wù风流人物风流:指英俊的;杰出的。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、有影响的人物。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。宋 苏轼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词: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
yī wú cháng wù一无长物一无:全无;长物:多余的东西。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原指生活俭朴。现形容贫穷。《晋书·王恭传》:“吾平生无长物。”
yī qiē wàn wù一切万物宇宙间所有的事物。《无量寿经》卷上:“设我得佛,自地上以至于虚空,宫殿楼观池流华树,国土所有一切万物,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,严饰奇妙,超诸人天。”
wéi wù zhǔ yì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,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,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。毛泽东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,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。”
yí wù wàng xíng遗物忘形泯灭物我界限,谓舍弃外在形式,精神进入忘我境界。宋·秦观《心说》:“目无外视,耳无外听,遗物忘形,在我而已。”
mín qíng wù lǐ民情物理人情事理。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廿一经》:“民情物理之隐微,无不了如指掌。”
zhì zhī gé wù致知格物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西汉·司马迁《礼记·大学》:“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,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。”
wù yǐ lèi jù物以类聚类:同一类。同类的事物常聚集在一起;现在多指坏人互相勾结在一起。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。”
wǎng wù nán xiāo枉物难消谓不义之财难于消受,反而招灾惹祸。
chái tiān gǎi wù柴天改物指改朝换代。改物,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。《宋书 武帝纪赞》:“至于钟石变声,柴天改物,民已去晋,异于延康之初,功实静乱,又殊感熙之末。”
wù xī wéi guì物稀为贵见“物以稀为贵”。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第一卷:“盖物稀为贵,理应然也。”
páng rán dà wù庞然大物庞然:高且大的样子。形容外表强大;事实上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。唐 柳宗元《三戒 黔之驴》第19卷:“虎见之,庞然大物也,以为神。”
yán zhī yǒu wù言之有物物:指内容。说话或写文章内容具体。《周易 家人》:“君子以言有物,而行有恒。”
jiā dài zhōng rén wù夹袋中人物指当权者的亲信或被收揽作备用的人。宋·朱熹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丞相许国吕文穆公》:“公夹袋中有册子,每四方人替罢谒见,必问其有何人才。”
tǎng lái zhī wù傥来之物傥来:偶然、意外得来的。无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财物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缮性》:“轩冕在身,非性命也,物之傥来,寄者也。”
bù guǐ bù wù不轨不物轨:轨道,引申为法规;物:典章文物。超出常规和不合乎法则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:“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,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,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。不轨不物,谓之乱政。”
jí wù qióng lǐ即物穷理程朱理学的主要范畴之一。谓“理”在物先,事事物物皆是“理”的表现,要依据具体事物穷究其“理”。
qiān qiū rén wù千秋人物名垂后世的人物。清·赵翼《赤壁》诗:“千秋人物三分国,一片山河百战场。”
yí wù yù xīng讬物寓兴假借外物寄托情致。
wù shèng zé shuāi物盛则衰事物繁盛到极点就会衰败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:“夫月满则亏,物盛则衰,天地之常也。”
tóu miàn rén wù头面人物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,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。”
wù fǔ chóng shēng物腐虫生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。比喻祸患的发生,总有内部的原因。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,别人才能乘机打击。宋 苏轼《范增论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虫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谗入之。”
àn shì qiú wù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。比喻读书不得要领,难见成效。《朱子语类辑略 总论为学之方》:“如暗室求物,把火来便照见;若只管去摸索,费尽心力,只是搜索不见。”
zhěng gōng shuài wù整躬率物整饬自身做出榜样,以为下属示范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六十回:“为此拿定了主意,想把这些做官的先陶熔到一个程度,好等他们出去,整躬率物,出身加民。”
yī wù bù zhī一物不知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。比喻知识尚有欠缺。汉·扬雄《法言·君子》:“圣人之于天下,耻一物之不知。”
lí bì jiān wù篱壁间物篱:篱笆,围墙。指家园内的平常物品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德之休明,肃慎负其楛矢;如其不尔,篱壁间物亦不可得也。”
fēng chén biǎo wù风尘表物风尘:指污浊、纷扰的世俗生活。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。《晋书·王戎传》:“王衍神恣高彻,如瑶林琼树,自然是风尘表物。”
gēng xìng gǎi wù更姓改物指王朝更迭,改正朔,易服色。《国语 周语中》:“叔父若能光裕大德,更姓改物,以创制天下,自显庸也。”韦昭注:“更姓,易姓也。改物,改正朔、易服色也。”
wù yǐ xī wéi guì物以希为贵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。同“物以稀为贵”。鲁迅《朝花夕拾·藤野先生》:“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。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,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。”
kǒng zāo wù yì恐遭物议物:这里指人;议:议论。担心遭到众人的非议。《梁书·谢几卿传》:“时左丞庚仲容亦免归,二人意志相得,并肆诞纵,或乘露车历游郊野,既醉则执铎挽歌,不屑物议。”
wù fù mín kāng物阜民康物产丰富,人民安康。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·国事》:“大明御极,远绍虞唐,河清海晏,物阜民康。”
bào tiǎn tiān wù暴殄天物暴:残害;殄:灭绝;天物: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。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。后指不知爱惜物品;随意毁坏糟蹋。《尚书 武成》:“今商王受无道,暴殄天物,害虐烝民。”
jiǎo qíng zhèn wù矫情镇物比喻故作镇静,使人无法猜度。《晋书 谢安传》:“既罢,还内,过户限,心喜甚,不觉屐齿之折。其矫情镇物如此。”
wù guī yuán zhǔ物归原主把东西归还原来的主人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五:“他不生儿女,就过继着你家儿子,承领了这家私,物归旧主,岂非天意。”
bù shī jiù wù不失旧物旧物:旧的典章制度或原有的东西。指恢复原有的事业或山河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祀夏配天,不失旧物。”
suí wù yīng jī随物应机顺应事物而机变。宋·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上卷:“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:其一为随波逐浪句,谓随物应机,不主故常。”
chù wù xīng huái触物兴怀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怀。明·李诩《戒庵老人漫笔·月泉吟社》:“触物兴怀言不尽,春来非是爱吟诗。”
wù huá tiān bǎo物华天宝物华:万物的精华;天宝:天然的宝物。指各种珍美的宝物。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物华天宝,龙光射牛斗之墟。”
zhì zhōu wàn wù智周万物天下万物无所不知。形容知识渊博。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。”
yǔ wù yǐn lèi讬物引类谓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。
wù wù jiāo huàn物物交换进行以货易货交易的行动或实践;以货易货。
yǔ wù wú wǔ与物无忤谓处世态度随和,与人无所抵触。《周书·苏亮传》:“宝夤作乱,以亮为黄门侍郎。亮善处人间,与物无忤。及宝夤败,从之者遇祸,唯亮获全。”
shù jǐ jí wù恕己及物恕:宽恕;物:指人。宽恕自己,推及别人。唐·白居易《策林一·王泽流,人心感》:“夫恕己及物者无他,以心度心,以身观身,推其所为以及天下者也。”
wù jí zé shuāi物极则衰极:尽头。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衰败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,可谓富贵极矣。物极则衰,吾未知所税驾也。”
lián lèi bǐ wù连类比物连:连缀。连缀相类的事物,进行对比。《韩非子 难言》:“多言繁称,连类比物,则见以为虚而无用。”
yào lóng zhōng wù药笼中物药笼中备用的药材。比喻备用的人才。《新唐书 儒学传下 元行冲》:“君正吾药笼中物,不可一日无也。”
shì cái ào wù恃才傲物恃:依靠、凭借;物:人,公众。仗着自己有才能,看不起人。《梁书 萧子显传》:“恃才傲物,宜谥曰骄。”
guǐ wù fàn shì轨物范世指作事物的规范、世人的榜样。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序致》:“吾今所以复为此者,非敢轨物范世。”
tuī chéng jiē wù推诚接物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。《晋书·刘元海载记》:“明刑法,禁奸邪,轻财好施,推诚接物,五部俊杰无不至者。”
gǎn wù shāng huái感物伤怀感:感动;伤怀:伤心。因见到某种事物而感动伤心。
dǔ wù shāng qíng睹物伤情看到东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伤感动情。形容深切的怀念。睹:看见。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一:“今虽年久,尚然记忆。睹物伤情,不觉哀泣。”
kàng huái wù wài抗怀物外抗:通“亢”,高尚;物:指世俗。胸怀高尚,超出尘俗之外。宋·洪迈《容斋四笔·王逸少为艺所累》:“以抗怀物外,不为人役,故功名成就,无一可言。”
bó wù duō wén博物多闻博:广博。学识广博,见闻丰富,指见多识广。南朝 宋 范晔《周荣传》:“蕴椟古今,博物多闻,《三夜》之篇,《五典》之策,无所不览。”
yǔ wù lián lèi讬物连类见“讬物引类”。
qīng zhān jiù wù青毡旧物青毡子是家传的故物。比喻珍贵之物。《晋书·王献之传》:“偷儿,青毡我家旧物,可特置之。”
biàn wù yù gǎn讬物寓感假借外物寄托情感。
yīng pài rén wù鹰派人物采取好战态度并且拥护直接强硬行动的人。比喻立场强硬,行动直接,且好战、勇猛。陆天明《省委书记》:“贡开宸力排众议,已经任命鹰派人物马扬为大山子的第一把手。”
zūn xián ài wù尊贤爱物尊敬贤才,爱护人民,指尊重知识,爱护人才。《晋书·皇甫谧传》:“蚕而后衣,耕而后食,先人后己,尊贤爱物,南土人士咸崇敬之。”
jiù wù qīng zhān旧物青毡青毡子是家传的故物。比喻珍贵之物。《晋书·王献之传》:“偷儿,青毡我家旧物,可特置之。”
bó wù qià wén博物洽闻广知事物,学识丰富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司马迁传赞》:“乌呼!以迁之博物洽闻,而不能以知自全,既陷极刑,幽而发愤,书亦信矣。”
bǐ wù zhǔ shì比物属事连缀相类的事物,进行排比归纳。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于是使博辩之士,原本山川,极命草木;比物属事,离辞连类。”
bó wù jūn zǐ博物君子指博学多识的人。《史记 吴太伯世家》:“延陵季子之仁心,慕义无穷,见微而知清浊。呜呼,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!”《后汉书 周荣传》:“蕴椟古今,博物多闻,《三坟》之篇,《五集》之策,无所不览。”
yuán qíng tǐ wù缘情体物缘:因;体:描写。抒发感情,描写事物。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诗缘情而绮靡,赋体物而浏亮。”
tuī chéng ài wù推诚爱物物:他人。拿出诚心去爱护他人。唐·陈子昂《九陇县独孤丞遗爱碑》:“力行务仁,推诚爱物。”
dǔ wù huái rén睹物怀人睹:看见;怀:想念。看见死去或离去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。形容深切的怀念。明·汤显祖《还魂记·忆女》:“睹物怀人,人去物华销尽,道的个仙果难成、名花易殒。”